我們家的“客人”

我們家的“客人” 

寒假裡,我們家來了一位“客人”――老鼠。這是怎么回事呢?還得從發現它說起。

一天晚上,媽媽準備去水池那兒洗衣服,剛一開燈一個黑影從鞋架下竄了出來,很快閃進了洗衣機下,把媽媽嚇得差一點把衣服扔到地上。這時,我們一家同時想到了一種:動物:老鼠!就這樣,這位神秘的“客人”正式“光臨”我們家了!

不過一天,爸爸就坐不住了。畢竟天天過提心弔膽的日子是不舒服的,他先把家裡的食物全部放入冰櫃,然後買來兩塊粘鼠板“招待”這位“客人”晚上,爸爸在廚房放好粘鼠板後,關起廚房的門,然後才睡覺。半夜,我被廚房裡傳來的“咔噠咔噠”聲吵醒了。“一定是老鼠!”於是我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也察覺到了,可他讓我好好睡覺,並告訴我反正它被粘上跑不了的。可是第二天早上,我們卻看到粘鼠板上沒有老鼠,但周圍有明顯的掙扎痕跡。爸爸後悔了:“哎!早知道夜裡出來看看了。”

後來的幾天,爸爸“就守株待兔”,想靠粘鼠板坐享其成。誰知老鼠“吃一塹長一智”,不上當了。爸爸一計不成又推陳出新,買來老鼠夾,老鼠籠,幾乎把小販的捕鼠裝備全買來了。可東西畢竟是小販的,沒有質量保證,結果怎么樣呢?老鼠夾上的事物“免費招待”了“客人”,“客人”卻沒有留下。再說老鼠籠,因油漆味兒太濃,老鼠進都沒進去,做誘餌的那塊肥溜溜的五花肉都變成了肉干。

爸爸被逼無奈,有一天就把老鼠關在了廁所里,想逼它進下水道離開我們家。一個小時後,爸爸再次打開廁所門看見老鼠不見了,正當他高興的時候,突然看見了那隻老鼠正在門框上呢!爸爸剛想打它,它就“呼”地爬進了熱水器旁的縫隙,進入天花板里。爸爸只好關起廁所門,想把老鼠困在裡面,可過了一天,又在廚房發現老鼠的蹤跡,原來廁所和廚房的天花板是相通的,老鼠可以順著水管從縫隙中自由出入。爸爸用報紙堵住水管上的縫隙,想讓老鼠沒有出口,只能從廁所進入下水道。可老鼠不幹了,夜裡三下五除二,把報紙團咬碎,出來溜達。第二天早上,我們就發現了地上的碎紙屑。爸爸苦思冥想,終於決定用壞了的拖把棍堵住出口,老鼠這下啃不動了。

不久,“客人”就不見了,估計是從下水道走了。就這樣,這位來無影去無蹤的不速之客結束了在我們家長達二十多天的居住時間,我們也鬆了一口氣,家裡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