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傾訴孩子們的心聲)

現在的學生包括我,都有一種說不出的煩惱,總是有一股莫名的衝動讓自己變得抑鬱或者是壓抑.這種衝動不是一種普通的壓力,而是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

我們都明白.家長們也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我們這些孩子又為成不想,誰都希望自己有出息,都希望受到表揚,可是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卻沒有人看得到,自己的努力卻被一些家長認作是不用心.家長們啊,你們可知道,當你們的話語迸射出來的那一刻,我們這下孩子,要承擔多大的委屈和痛苦.

我的問題似乎跟大家的不大一樣,因為小時候的努力,考試成績總是很好,隨著等級越來越高,漸漸的,成績慢慢的也下去了,可家長們卻不知道,仍是以原來的要求來對我進行確定.一次一次的失望,讓他們對我幾乎絕望了,可這怪我嗎?換個角度來說,一個孩子最需要得到的,關於學習的,是什麼?家長們知道嗎?是鼓勵!!!當然我相信,有些家長很注重鼓勵,也很注意方法,但那畢竟是個別家長,而我的家長,在一次講座上,終於知道了要鼓勵孩子,可是他們竟然問我需不需要鼓勵,我當是不知道說什麼好,是孩子,喔不,是人都需要鼓勵.

其實,家長們心裡很清楚,鼓勵對孩子很重要,要多鼓勵孩子,可錯誤的方法卻導致孩子更加的厭倦,甚至開始仇恨一切,家長們,如果到了那個時候,不管你的孩子以前有多么的乖,多么聽話,但在那一刻,他因為你而改變,可能是優秀,當然,也可能是墮落!

家長經常對孩子進行表揚,如針對孩子的良好行為說“你真行!”、“你真棒!”可以使孩子增加自信心,促進良好行為和習慣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長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毛病太多,諸如吵嘴、打架、亂叫……而實際情況往往並非如此。試問家長們,你是否認真地觀察過自己的孩子,你能否說出你孩子的20條優點?家長如何才能有效的表揚孩子呢?

首先表揚要針對孩子的行為,而不是指向孩子的人品。表揚時只是針對孩子某一行為的良好效應,即就事論事。

其次表揚最好在良好行為之後及時進行,而不是事先許諾,從而增強兒童良好行為發生的自覺性。當孩子表現出了好的或者家長所期待的行為,要馬上表揚,及時的表揚和才能更有效,對越小的孩子越應如此。

表揚要具體,表揚的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作完作業後,把書桌收拾乾淨、擺放整齊;家長不妨這樣說:你自己把書收拾這么整齊,我真為你高興。表揚越具體明確,孩子就越容易理解,並且重複這一行為。

另外在表揚時家長應根據年齡特點有相應的面部表情及身體接觸。當孩子取得進步時,父母要表示真誠的祝賀。有時不一定非用語言不可,有時父母的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喜悅的眼神就夠了。對年齡很小的孩子在口頭表揚能同時給他一個吻,一次擁抱或者其他的身體接觸,效果將做好。而大一點的孩子的習慣表揚的方式含蓄一些,可心領神會地向他們眨眼睛,或者豎起大拇指表示自己已經注意到他做的不錯。因此,家長不斷地嘗試,有意留意哪一種表揚的方式對自己的孩子更好。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許多家長惟恐經常表揚會助長孩子驕傲自滿,有的家長時常用成年人的觀點或自己的成長經歷來對待、要求孩子,經常與孩子在人格上沒有真正平等。學會賞識孩子,相信孩子的潛能和智慧。父母不要吝嗇讚美之詞,經常鼓勵孩子。

其實,我們孩子要的不僅僅是鼓勵重一些讚美的話,我們需要的只是一種精神上的肯定和支持,而這種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我有一個朋友,這次考試沒考好,對他的家長來說似乎是世界末日,不要他出閨門半步,連個電腦都不讓他碰.其實,他不是網癮,只是想在電腦上看看電視,休息一下,可這么簡單的問題似乎很難辦到.終於,他開始偷偷地上網,趁他爸媽不在,就開始玩電腦,終於有一次,他被發現了,和他爸爸大吵了一架,不僅受了委屈,還傷了父女的感情.其實要我看,解決這個問題地方法很簡單,他可以和他的爸爸商量,比如:我認認真真的學多長時間,可以玩多長時間的電腦,但是不玩遊戲之類的,確定不會傷到身心健康,這樣,既可以學習,又可以玩電腦,還可以是使父女的關係相處的更好,不是一箭三雕嗎?

所以我想友情提示一下,現在電腦是孩子們的最愛,不論多么好的學生也會上網,我的建議也許可以幫助你們拜託孩子們的'偷上網,沒法管'的煩惱.

最後再說一句,家長們,你們的失望是取決與你們的'高期望,嚴要求',所以,儘量給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間,讓他們自己發揮,是他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我想,這回更利於我們的學習!當然,快樂並不意味著懈怠,給孩子壓力也是對的,只是注意方法,千萬別使過了,否則,結果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