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訪白塔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儘管未到清明節,但我們早已無法忍受大好春光所帶來的誘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相約去白塔訪春。

車子還未到達,我便感覺到白塔卓爾不群的魅力:一片片墨綠色的群山中,露出了一把高聳入雲的寶劍——白塔!這樣強大的震撼令我坐立不安,迫切地想一睹它陽光下的風采。

終於,我如願以償地站在了它的面前。滿園春色仍遮擋不了歲月所帶給它的無限魅力。它是那樣的壯觀:十三層的塔身,每層都公正地對著;塔頂小巧玲瓏的收尾,更是與每層四角懸掛的小風鈴相映成趣,怪不得被譽為南充八景——白塔晨鐘呢!在它的面前,連一旁多情的楊柳也只得甘拜下風。

越過了冬天的塵封,白塔展示出了勃勃生機。廣場上歡樂的風箏比賽,似乎將它喚醒。伴隨著聲聲鐘聲,它興致勃勃地向我訴說:江上漁夫歡快的曲子,奼紫嫣紅的各色花朵,王平墓旁清脆美好的鐘聲,唱歌跳舞的人們……當我提起風箏時,它忽然精神起來,擺動著四周的鈴鐺,準備大“說”一場。

聽著它的講述,我仿佛看見了一幅幅場景:從梁武帝欲放紙鳶求救未果到山東蓬萊宮的大唐"八仙過海”風箏;從墨子最早發明的“木鷂”到魯班窺視宋城的竹鳶,從宋朝的宣和風箏譜到現在的國際風箏節,風箏的玩法可謂五花八門。於是我問白塔它最喜愛哪種風箏玩法?白塔告訴我,它最喜歡廣場上屬於孩子們的風箏比賽。一位位選手飛奔著,歡呼著,放飛他們的夢想與希望,快樂與熱情,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聽到這裡,我仿佛聽見白塔笑了,笑千餘年的歷史滄桑。

風箏從天空中慢慢降落了,卻將歡樂留給了藍天。我也給白塔留下一個約定,約定下一次再與它來交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