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

一中的並不顯眼地分散在校內各處。

“懸樑刺股”總是在一片林間席地而坐。膝上矮榻攤著經卷,晚燭靜燃。全然不受四周羈絆,神情專注於身前的書文,銅色的肌膚上遍布斑駁與凹槽,眼神中透露出立誓成材的壯志和堅韌。他的銅發束捆高懸,四周風起之時,全然不是房梁將其撐持,二是他深埋的背脊扛起了一座無形的橫樑。仿若整片榕木已不存在,他憑這身軀殼永遠活在自己的歷史中,這一片林間永遠都是同一個萬籟俱寂的深夜,眼前的蠟燭將於萬千學子皆已成才之時油枯燈盡,而他的志向將永不成灰。當無數雙學子的手觸碰他冰冷的肌膚之時,都會感到熱流涌動在他的全身竄流,都會忘記他只是一座銅像,都會匯集每一處鏽蝕和銅綠消磨去多少的青春。

當陽光漏過綠影斑駁,照在這座雕像的面頰上凝瀉作滿地碎汞,亦是教與一中學子何能苦盡甘來。若是學會用堅持雕塑自身,便將無一人在離開一中時因虛度年華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