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級《關愛》優秀習作十篇(附點評)

愛的傳遞

“六一”兒童節是全世界兒童快樂的節日。每年的這一天,我們總能得到父母、長輩的各種禮物,快快樂樂的在愛的包圍里度過。但山區的小朋友們可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他們有些失去了親人,有些父母外出打工,沒有一份像樣的禮物。

今年兒童節,媽媽準備和一些朋友為山區的小朋友捐助一個書庫。這不正好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嗎?我興奮地問:“媽媽,可以把我的愛心傳遞給山區小朋友們嗎?”媽媽爽快地答應說:“沒問題,媽媽全力支持你!”

我拿出自己的零花錢,跑到文具店,為山區小朋友精心挑選了一批尺子。我想:雖然只是一把小小的尺子,卻是我的一點心意;雖然只是一把小小的尺子,卻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一點學習困難。當山區的小朋友收到我的禮物時,該是多么開心和快樂啊!

捐助的國小在河北偏遠的山區。媽媽和朋友們在六月一日這一天,帶上我的禮物離開了家。她們先去了北京,然後從北京輾轉到河北的國小。因為我要上學,無法一同前往,只能在家裡等著,等待著媽媽帶回來的好訊息,等待著小朋友歡樂的笑聲從遠方傳來……

兒童節這一天,我感覺過得好慢,每一分鐘都是那樣的漫長。終於熬到了晚上,媽媽回來了。我興奮極了,像渴望知道考試的分數一樣,迫不及待的追問媽媽捐贈過程,查看現場的照片和錄像。

當看到照片上每個小朋友手中拿著禮物,看到簡陋的校園裡擺放著一箱一箱的書籍,看到孩子們一張張歡樂的笑臉,我笑了,笑得有些開心,有些滿足,有些羞澀。雖然,我沒有隨媽媽一同到現場見證孩子們的幸福和快樂,但我的心卻跟隨媽媽到了那裡,我對山區小朋友的祝福到了那裡。看著錄像上媽媽和阿姨們為小朋友分發禮物的場景,我從心底里和他們一起感受童年歡樂的時光,感受屬於孩子們的節日幸福,感受人間的一份真情和大愛……

那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和山區的小朋友們一起讀書,一起學習,一起歡快地做遊戲。我們相互追逐著,奉獻愛,分享愛,傳遞愛……

點評:以關愛為主題的習作,很多同學首先想到的是來自父母的愛。當多數同學都這樣選材的時候,就形成了“撞題”,就產生了對比,比較之後自然就有了高下之分。與此同時,很多同學還會想到觸手可及的同學間、師生間的關愛。這些關愛都可以寫,但應歸類到“小愛”的範疇,缺少特色。

劉浩雨選擇的素材顯然要高於上述類型,因為這是一份人間大愛。可是,對山區孩子的關愛,需要有實際行動,才會有真情實感,否則,斷然寫不出此文的效果。因此,我們在讚美劉浩雨此文寫得好的同時,更應該學習她博愛的精神和可貴的品質。

6年級《關愛》優秀習作之九

一把傘,一份愛

“關愛他人”,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迎接新世界的口號。說起這四個字,我就會很自然的想到一句話:“關愛別人就等於關愛自己,因為只有關愛了別人,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別人才能回報你。”

品味著這句話的含義,我想起了那天晚上發生的故事。

一個深秋的夜晚,我和媽媽去醫院看病,輸完液已經快到午夜了,。坐在上計程車上的時候,天空下起了毛毛細雨,哪知毛毛雨下了一分鐘雨下大了,計程車擋風玻璃上都不滿了雨點,雨刷也已經調到最大,等到了小區門口,雨下得越來越大,我們順著商鋪的擋雨棚又向前走了走一段,可是前面已經沒有任何擋再也找不到任何擋雨的建築物了。冷風夾著雨花撲到身上,我不由得機靈打了幾個冷顫冷戰,媽媽緊緊地摟了摟著我。我心裡想,:唉,今天我們只能變成“落湯雞了”了。

正當我絕望的時候,我看見一位打著傘的保全向我們走過來,可能是在值夜班。他關心地說:“這么晚了,雨下得這么大,你們怎么沒有打傘呢?”媽媽說:“給孩子打針去了,沒拿傘,沒想到下這么大的雨。”那個保全叔叔說:“我這把傘你們先用,趕快回家吧,看這小子凍得臉通紅,回家喝點薑湯,別耽誤明天上課。”我連忙說:“謝謝叔叔,我不冷”。“啊,對了,傘也別急著送回來,這么大的雨,我那裡還有傘。”短短几句話,卻像一股暖流流進了我的心裡,瞬間讓我感到了一絲溫暖。我們打著傘朝著家的方向快步走著,豆大的雨滴打得傘咚咚作響,像是一首愛的樂章。腳下黑咕隆咚的,突然,一道光束在我們腳下延伸開來,我回頭一看,原來是那位保全叔叔正拿著手電筒給我們照亮呢。

事後,媽媽告訴我:“有一句話這樣說的:假如你有一盆炭火,就別忘了給凍得哆嗦的人一些溫暖;假如你有一汪清泉,就別忘了給長途跋涉的人一碗泉水;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是啊,雖然只是一把傘,但是它承載著的是一份愛,一份送給別人的關愛。能得到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幸福,關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

6年級《關愛》優秀習作之八

布滿全身的背包

友情,就像一滴春日裡的甘露,總能在悲愴的歲月里,鮮活懷舊者那風乾的記憶;友情就像一片夏日裡的綠蔭,總能在炎炎烈日中,撐起迷茫者的藍天;友情,就像一縷秋日裡的陽光,總能在蕭瑟的風雨中,溫暖失落者的心田;友情就像一場冬日裡的白雪,總能在污濁的旅途中,滌盡跋涉者的征塵。這就是關愛,沒有雜質,沒有距離,更沒有虛偽。

記得今年暑假時,我與媽媽、好友李紀來到北京遊玩,順便見一個導演。中午,我們遊覽完天文館,便在那裡的快餐廳解決了午餐。我要了一份魚香肉絲飯,本來就餓極了的我,撲上去吃了起來。剛吃完飯,我的胃便開始抗議了。

一開始,我並不把有點噁心的感覺當回事,以為只是吃多了。可是,噁心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很快就疼得直不起腰來了。媽媽沒辦法,只好讓我在天文館等著,由她來聯繫導演。我坐在椅子上,頭有點發暈。

之後,李紀架著我,總算走出了天文館大廳。這時,我的腿也軟了下來,一屁股坐在了天文館附近的草坪上,胃裡如同翻江倒海,十分噁心。我的臉變得煞白,幾滴豆大的汗珠從我的額頭、太陽穴、鼻尖等地方流了下來。我抓住草坪上的兩把草,不住的搖晃,試圖以此減輕自己的痛苦。我皺著眉頭說:“李紀,要不,你現在先去見導演,我實在不行,就不去了。”沒想到,李紀卻斬釘截鐵地說:“嗨,如果你不舒服,我也不去了,咱回濟南!”話音剛落,我的心裡頓時湧上一股暖流,眼眶一絲灼熱襲來,忘了想說的話。

炎炎夏日,李紀不住地給我掐著虎口,想減輕我的痛苦。他只顧得給我擦汗,卻忘記了自己的臉上,相互交錯的汗痕已匯成了小河。

休息過後,胃部不適的感覺減輕了很多,媽媽便提議慢慢走著,一回頭,卻發現找不到旅行包了。“上哪去了呢?”我自言自語。這時才發現,不遠處,李紀的全身都是旅行包。他咬著牙,小小的身軀上背著他的、我的和媽媽的包,怎么勸都不肯放下一個。望著眼前這個瘦小的男孩,我激動地無法用語言表達,只好緊緊地擁抱著我這個好哥們兒,很久很久……

友情不是一堆華麗的辭藻,而是一句熱心的問候; 友情不是一個敷衍的擁抱,而是一個會心的眼神; 友情不是一幕短暫的煙火,而是一幅真心的畫卷; 友情不是一段長久的相識,而是一份交心的相知。 如果說關愛是一顆常青樹,那么,澆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說關愛是一朵開不敗的鮮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從心中升起的太陽。

6年級《關愛》優秀習作之七

溫暖的春天

一個春機盎然的下午,風雨交加,我站在64路公車上,站在我旁邊的是一位阿姨,她的手中還拎著一袋蘋果。

雨後的路,不但濕滑,而且路面上還有一些積水。車行駛著,搖搖晃晃,站在車上,我覺得自己像喝醉了一樣。在這東倒西歪的時間裡,那位阿姨手上的袋子卻咧開了嘴,那些可愛的蘋果一個又一個地蹦了出來。一個圓滾滾、紅彤彤的蘋果跳到了我的腳下。我看到了一個乾淨的蘋果,可憐巴巴地落到了骯髒的地上,急忙撿起來遞到阿姨的手中,看著她那焦急的眼神慢慢轉化成微笑,我心中也盪起了一個小小的波瀾。

汽車行駛在正在維修的地面上,一起一落,顛簸不止。到站了,汽車剎住車,我剛把握出汗的手從扶桿上移開 ,卻沒能想到地面濕滑,剎車後車向前滑行了一小段。但滑過一個小坑時,汽車顛了一小下。我腳下踩滑,一不小心歪倒了身子。那位阿姨儘管也站不穩,可還是連忙扶了我一把。我站穩了,可阿姨卻險些摔倒。當阿姨抓住扶手站穩時,我的目光與她的目光交織在了一起。我給了她一個抱歉的眼神,她用微笑給了我一個肯定的答覆。

在這暖暖春意中,這位漂亮的阿姨用微笑詮釋了關愛的美好,更送給這萬紫千紅的春天一個溫暖的答覆。

她對我的關愛,不僅像流進心裡的一股暖流,更像黑暗中的一縷陽光,像天空中的一隻自由鳥帶著美麗的微笑飛向遠方,卻永遠地留在了我的記憶里。

6年級《關愛》優秀習作之六 

記憶里的那把傘

有許多事情在我記憶的長河中已經被“粉刷”模糊了,但有一件事,卻印在我心中,回想起來依然清晰。

那是一天中午,我正在買cd。忽然下起了大雨,雨像斷了線的珠子,不斷的掉下來。哎~這下可糟了,沒有帶雨傘,也沒有帶手機,我在cd店四處張望,不知怎樣才好。賣cd的姐姐看到我一副可憐的樣子,對我說:“我這正巧有一把傘,你先用,我下班還早。”我雖然很直接的接過了雨傘,可是我心裡想:“這傘是我借的,難不成還要保護好,再送回去嗎。”那個姐姐表情自然,好像沒捨不得她的傘,我說了聲謝謝姐姐,便朝著門的方向走去,打開門,把傘撐起來,融入到雨幕之中。

我撐著傘往家走,走著走著,忽然聽見後面有一個大姐姐,一邊跑,一邊喊:“小姑娘,你的cd沒有拿。”走近一看,原來是借我傘的姐姐,天哪!她竟然冒雨跑來給我送cd,我看見她的衣服全濕了,我接過cd,對大姐姐說:“先把你送回去吧,然後我再回家,以後再把傘還給你。”但是姐姐卻對我微笑說:“謝謝!”轉身跑回cd店了。我想到剛才的想法,頓時羞愧難當。

我到家了,看看自己“完好無損”,又想起借我傘的姐姐,她都被雨淋成落湯雞了!等到雨停了,我就自己把傘還給那個姐姐。那個姐姐接到傘又沖我微笑,說:“謝謝!”

難忘那天下雨,難忘那天撐傘,更難忘那個幫我的姐姐冒著雨跑來給我送cd。那個雨天,讓我的記憶增添了一份幸福的感動和溫暖的瞬間。

6年級《關愛》優秀習作之五

心靈的創可貼

無盡芬芳落盡,惟有綠樹依然。朋友像醫生,關愛像膏藥。朋友使心靈不再孤獨,關愛使心靈得到安慰。關愛別人,也是在關愛自己。

四年級的一天,我們班轉來了一位新同學。她走進教室,羞澀的低著頭,悄悄的用餘光瞅了瞅四周的同學,順著班主任老師指的方向慌忙走到一個空座位上。

中午放了學,在我們小飯桌排隊盛飯的時候,我正巧站到了她後面。我拍了拍她的肩膀,她顯然被嚇了一跳,我說:“你就是新來的同學吧 ?你叫什麼名字?”她怯怯的說:“我叫……張慕涵,你是…..哪個班的?”我笑到:“知道你轉來的,還能有幾班的同學啊!”於是我們交談起來,談得很投機。從此以後我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起去小飯桌,一起玩遊戲,快活親密的像一個人。

可是,再好的朋友也有吵架的一天。天有不測風雲,很多同學成為了她的朋友,漸漸的我們疏遠了,雖說還坐在一起,但是一句話也沒有了。我們創造了一個新紀錄-----一個月都沒有說話。

眼看著我們的友誼大樹漸漸枯萎,可是卻沒有一個人去澆水、施肥,樹葉上也閃著冰冷的淚珠。

有一天,我忘記記作業了,別的同學放學已經走得差不多了,正好她在值日,走投無路只好去問她。我忐忑不安的想,如果她不告訴我,那我……可是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她不僅告訴了我作業,還關切的說:“今天的作業,老師說要求籤字,你可別忘了喔!”那一刻,她的話像一碗熱騰騰的雞湯,溫暖了我的心靈,融化了我心中的冰塊。從此,我的身邊又多了一個人,兩個人又變成了一個人。一切又重新開始。

友誼是播下種子,慢慢的生根、發芽,兩個人的樹需要共同哺育。如果有了傷口,要用關愛的創可貼修復。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就這樣。

6年級《關愛》優秀習作之四

冬日暖陽

還記得四年級的一個冬天,我同學的媽媽組織了一個在泉城廣場的義賣活動。

當時因為是冬天,我們穿的又是校服,所以儘管裡面穿了毛衣,還是冷的發抖。我走到一位大姐姐面前,問她:“姐姐,要一份報紙嗎?”那位大姐姐看我是一個小孩,又穿的這么少,不禁皺起了眉頭,用有些關懷的口氣問我:“小朋友,是誰讓你來賣報紙的呀?”“我們是參加義賣活動的,”我指了指家長的方向,“我們要把賣報紙的錢捐給災區,瞧!”

我想:這位姐姐一定是誤會了,會不會把我們當成壞人或是誤認為被壞人控制了?她鬆了一口氣,說:“喔,這樣啊!那我要兩份報紙。”說著,她遞給了我五塊錢。“這個報紙是……”我剛想要說這個報紙是五角錢一份的,可立刻就被打斷了。“沒關係,就當我買了十份吧!”大姐姐溫柔地笑了笑,這時,我才開始注意她:一雙晶瑩剔透的大眼睛,雪一樣白裡透紅的皮膚,還有一頭瀑布般的黑髮,自然地披在腰間。她的笑容就像這雪天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了我的臉上。我幸福地笑了,像被冬日的暖陽曬透了一般。我滿懷感激地說:“謝謝你!”便跑了回去。

關愛,就是關心愛護。如果世界是一間小屋,那么關愛就是能夠射進一縷陽光的那扇小窗。

暖暖的陽光里,我的眼裡蒙上了一層朦朧的薄霧。

6年級《關愛》優秀習作之三 

不可缺少的朋友

朋友是在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一份溫暖,是學習和生活中最好的動力和源泉,是在自己遇到困難時最有力的援手;朋友就會給予我最大的關愛。

“吱啦”一聲,校門打開了,同學們像是一隻只從籠子裡掙脫的小鳥,湧進了學校。等我們班的人員到齊,就開始了激烈的足球賽。

我是一名後衛,突然一個球向我們的球門射來,我飛起一腳將球完完全全地踢了回去。不知是否是這一球威力太大還是我用勁太多,我的腳腕開始出現了輕微的疼痛。後來又有一球被我穩穩的踩在腳下,可腳腕的疼痛讓我無法再將球打回去。這時打了預備鈴,同學們都在往教室跑,可我的腳不允許我在這么短的時間裡跑回教室。

正在我火燒眉毛的時候,一隻手伸了過來,我回頭一看,正是我們的裁判——李詠柳。

只見他一手將我扶起,又在一旁架著我,害怕我再一次摔倒。上課鈴響了,他還在和我一步一步的往樓梯上挪。我不解地問他:“李詠柳,你怎么還不去上課那?”他卻幽默地說:“我走了,把你扔在這‘荒郊野外’?然後,再來一個老師把你訓一頓?”

我看他滿臉的汗水,剛剛為我們指導比賽已經是讓他口乾舌燥。可他還要堅持將我送回班。

我們一步、兩步、三步……一步一步艱難地上樓。終於到了班裡,教室里一片寂靜,都在注視著我們。

李詠柳把我扶到位子上,又向老師說明了情況,就回位子了!

下了課,我寫了一張紙條,托人給李詠柳送過去,上面寫著:謝謝你,李詠柳。沒有你我可能就上不了這一節課了,謝謝!

從那以後,我和李詠柳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毛澤東曾經說過:“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朋友的關愛,如果沒有了朋友的關愛,生活就會失去很多樂趣和色彩。

6年級《關愛》優秀習作之二 

爺爺的關愛

關愛,它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關愛,生活上也少不了關愛,別人給予我們關愛,那我們更應該去關心愛護他人,這樣世界上才會充滿愛!

每天放學,爺爺總會準時在校門口等著接我,幾年來,不管烈日炎炎的暑日,還是鵝毛大雪的寒冬,總是風雨無阻地來接送我。

記得有一天下午放學下起了傾盆大雨,學校門口積水很多,只有靠步行才能趟過積水很深的路口,有些家長看著沒腿深的積水望而卻步。爺爺卻冒著大雨,趟著雨水準時來到學校門口。我看著渾身都是水的爺爺心疼地問:“這么大的雨,你是怎樣過來的?”爺爺說:“沒事兒,就一點水,趟過來就行了。”說罷,擼起袖子便把我抱起來,又艱難地趟過積水。回到家,我看到爺爺滿頭都是水,不知是汗還是雨,身上更不用說,已是“落湯雞”了。

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爺爺為了接我,被車撞倒了,我和爺爺從車上重重地摔了下來,車砸在我的腿上,頓時沒有了知覺,我趕緊把腿從車下抽出來,爺爺畢竟年紀大了,卻還在車下趴著,我又迅速把爺爺從車下拽出來。然後我發現爺爺的手破了,胳膊也磕破了,血流滿地,爺爺艱難地爬起來,對剛才逆行肇事的小伙子說:“沒事兒,你走吧,以後不要再逆行了!”小伙子滿臉羞愧地騎上車走了。爺爺扶起倒下的車子,讓我坐上車,對我說:“沒事吧?別把我受傷的事兒告訴家裡人,不然都會為我擔心的,以後也不讓爺爺來接你了!”我不禁感動得淚流滿面。

這么多年來,爺爺對我的關愛就像一扇窗、一盞燈,溫暖我的心田,爺爺對我的關愛讓我此生銘記!

6年級《關愛》優秀習作之一 

心靈的創可貼

如果世界是一間小屋,那么關愛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關愛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盞明燈;如果世界是一首歌曲,那么關愛就是一個個音符……

關愛雖常見,但那次,讓我真正感到了關愛的難得。

期末考試那天,是炎熱難耐的一天,老師不得不往地下潑水。可是就是這些水,讓我硬生生的摔了一跤,膝蓋上擦破了一點皮,可是有些同學非但不幫我,還嘲笑我說:“你給我們下跪,可不給壓歲錢喔!”但這句話,讓我對所有同學的態度有所改變:我對所有同學向我問的問題都抱以冷漠:既然對我“趁火打劫”,那你們也休想從我這兒得到任何幫助。可這種想法在那節體育課之後,就煙消雲散了。

體育課時,我不小心摔倒在操場上,操場的地粗糙不平,我的腿又被擦掉一大片皮,只見鮮血從傷口滲出,我本想站起來去醫務室,可是這么簡單的一件事我也無法完成。我的腿一動,就有鑽心的痛,由腿到頭。這時,只見兩個同學跑過來,扶著我到醫務室,然後又扶我到教室休息,還給我貼上了兩片創可貼,我的心中為之一震。忽然,一股暖流湧上心頭。這兩片創可貼不光是身體的創可貼,也是心靈的創可貼,它治癒了我的心傷。我也終於明白了,那些“幸災樂禍”的同學,或許只是不經意的一句話,其實在很多時候,同學情誼永遠是最有力的武器,最溫暖的火爐。

忽然,我的腿抽動了一下,原來是一滴感動的淚落在了傷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