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於以誠待人的作文

第一篇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注定是人生存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要誠信待人。

誠信,就是要誠實守信,倘若我們誠信待人,就會贏得信任。在改革開放初期,深圳一貿易公司和法國一家公司做生意。在一次結算時,法國公司少收了7000萬法郎,深圳公司的經理髮現後,主動將7000萬法郎退回法國公司。法方經理深受感動,將這家深圳公司當作真誠合作夥伴,後來這家深圳公司的誠信行為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這家深圳公司的行為不就是誠信待人的表現嗎?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對人守信,不僅能得到別人的信任,還是自身道德的升華。

不僅是當今,在古代,誠信待人的故事也是多之又多。在西漢初年,有個叫季布的人,他為人正直,樂於助人,而且特別講信用。凡是他答應別人的事,無論多么困難,他都想方設法辦到,一但自己許下諾言,就會忠實地去做。所以,當時流行一句彥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季布用自己誠信待人,所以他的事跡被們口口相傳,流芳百世。

講求誠信的事例數不勝數,不誠信的事例也不少。日本餐飲業有條行規,盤子要用水洗七遍。有個打工的學生不講誠信,為了提高效率,少洗了兩遍,她的舉動被老闆發現了,因為她不講求誠信,不誠信對待老闆和顧客,她被解僱了。她不講誠信的事被人們口口相傳。後來她去了其他飯店面試,屢屢碰壁。最後,她的房東要求她退房,她萬般無奈,只得搬離這座城市。由此可見,誠信待人是多么的重要啊,我們更要做到誠信待人。

誠信二字,已滲透在了生活的各個層面。我們要像季布一樣,要像那家深圳公司那樣,做到內誠於己,外信於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將祖國的明天建設的更美好。

第二篇

我們身邊有許多以誠待人的事,你碰過嗎?我就碰過。不信?那你慢慢聽我說。

記得那是一個晴朗的周末,我在家裡看書,一陣叫賣聲打破了周圍的寧靜。我仔細一聽,原來是一位大叔正在樓下大聲吆喝大家來買他的雪梨。我禁不住雪梨的誘惑,拿上一點錢,帶好鑰匙,就下樓買雪梨去了。

我挑了一些雪梨放在稱上,他提起稱,麻利地稱起來。這位大叔約40歲左右,身穿藍色上衣,灰色褲子,眼裡顯露出幾分真誠和憨態。“小妹妹,一共是一塊八角。”他微笑著遞過雪梨。我急忙接過來,把錢放在車上,他看也不看就放進了口袋。

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個。啊,真甜!梨汁猶如一股清涼的泉水,滋潤著喉嚨。我吃完以後一數錢,我應該還有兩角錢的呀?不好,那個人沒找錢!我像箭一般的衝下樓去,那個人不見了。我呆住了,心想:怎么辦,那是我媽媽給我腳踏車打氣的錢呀!我正準備回去,突然聽見一聲“小妹妹,等一下!”我回頭一看,原來是那位大叔。他一邊將兩毛錢遞給我,一邊說:“對不起,我太著急回家了,沒數錢就走了。該要的錢不能少要,多出的錢不能多要。再見!”他說完轉身就跑。我又呆在那裡一動不動。

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