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讀一本好書的感想徵文

【讀一本好書的感想徵文1】

所有的詩集中,我最愛的便是泰戈爾的詩了。讀他的詩的時候,心裡是有一株幼苗的吧,在他的詩中慢慢的滋長的著。

有人說,泰戈爾的詩是一泓清泉,也有人說是春潮瀉地。但在我的心裡,他的詩像是清晨,是一整個美好的清晨,有雨露,初陽,清新的空氣,很乾淨,自然,帶著俏皮,朝氣與生機。

讀《飛鳥集》的時候是某天的清晨,不得不說,這個時間真的很好。手指一頁一頁的翻動這書頁,很巧,有清風,也有幾隻不知名的鳥兒,樓下茉莉花的馨香在清晨的微風中,漸漸的飄散到樓上,淡淡的。天空清澈的像是淡藍色的寶玉,幾朵雲靜靜的飄著,慢慢的滑向遠方的地平線,乾淨優雅。清晨的陽光是寧靜淡雅的,沒有那種喧鬧氣息,讓人感到心平氣和、心曠神怡,我感受著這種意境。又輕輕的呼吸,鼻翼間儘是空氣的味道,甜甜的,卻也不膩人。

突然,就這么愛上了這種雅致的原木生活,坐在窗台上,清靈的鳥鳴,新鮮的空氣,徐徐的晨風,淡淡的花香,還有朝露,晨光,藍天,樟樹......就像是處在了一個秘密花園裡,永遠也不想出來。

不得不說,我是幸運的,在這個喧囂且繁雜的城市裡,覓得如此清晨,捧得這如神祗般的聖書。

“今天早晨,我坐在窗前,世界如同一個路人,停留了一會,像一個路人,向我點點頭又走過去了。”想是那天清晨,我愛極了這世界靜止的感覺。“上帝的清晨,在他自己看來也是新奇的。”這是多美妙且神奇的清晨。如一個初生的嬰兒,你永遠不知道他會帶給你怎樣的驚喜,每一個清晨,都如新盛的花朵那樣新鮮。

我是這樣的感謝,感謝這自然,給予我美麗的清晨;感謝家人,讓我如此安然的享受這清晨;感謝泰戈爾,是他讓我學會了感謝這樣美好的一切。

“‘我相信你的愛’,就讓這作為我最後的話語吧”。

我想,《飛鳥集》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享受這樣的清晨,還有的是作者的愛,他清新且自然的文筆,透露出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對愛的思索,而這正是他的本意,而我恰好學會了這份愛。

泰戈爾的靈感來源於生活,又高於了生活。他的“靈感來源”是自然給予他的,而“高於”的那份則是他回報於自然的愛,他用《飛鳥集》展現了一個真實而清新靚麗的的夢,這夢,是他回給自然最好的愛,贈與世人最妙的禮。

而我是如此幸運的拆開了這份禮物,在這極美的清晨。

享清晨,享愛,享泰戈爾和他的《飛鳥集》.....

【讀一本好書的感想徵文2】

一位少女未到花季便在集中營悄然死去,一本在黑暗中寫成的日記卻永遠傳下來。她的希望、她的勇氣和她的溫柔的悲傷永遠地打動著全世界青少年和父母的心,這就是《安妮日記》。

安妮.弗蘭克1929年6月12日生於一個富裕的猶太家族,她自幼備受父母的寵愛,過著幸福的童年時光,但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執政以後,弗蘭克一家就離開了德國,流亡到荷蘭,在阿姆斯特丹住了下來。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德國占領了荷蘭。安妮一家四口在一個小閣樓里藏了25個月,日子過的提心弔膽的。弗蘭克先生的公司職員汪丹先生一家三口以及一名牙醫杜瑟來和他們一起住。在密室里,安妮所能結識的人是那么的有限,像這樣一個正在成長期的少女,這樣一個正處在豆蔻年華的女孩,正是愛結交,好動,對世界,對生活充滿了憧憬的年齡,我們仿佛能看見她那雙渴求知識的眼睛而她幾乎是沒有同齡人相伴,也享受不到同齡人的樂趣。她所活動的空間也是如次的狹小,幾乎見不到陽光,見不到小鳥和綠葉,仿佛是與世隔絕。在這樣的環境中,同時還要受到戰爭的威脅,時時處在一種恐懼之中。

日記中,安妮多次描寫到阿姆斯特丹被轟炸的情形,她躲避的那棟大樓也差點受到襲擊。他們躲避的每個人也是每天在膽戰心驚中度過。在那么惡劣的環境中,他們還要面臨來自食物的威脅,這是法西斯,戰爭給人類帶來痛苦和災難的最有力的證據。

面對著戰爭,面對著種族歧視,面對著如此特定的環境,她比同齡人要顯得早熟。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快樂年代,她卻開始了更深沉的思索。她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智慧,在很長的時間裡安妮都在思索著關於青少年的問題,並寫到對父母,密室成員的看法,個人意識的逐步增強以及成長中的種種問題,並勇敢的自我批評,這種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安妮最後在集中營悄然死去。她是那個時代的受害者,每個讀過安妮日記的人,都會對安妮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惋惜。如果安妮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那么誰能說她長大後,她就會成為一個出色的作家?戰爭就這樣扼殺了一個含苞欲放的花蕾。這殘酷的戰爭!

安妮生前寫道:“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她的願望終能得償。我相信《安妮日記》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訴戰爭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啟迪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