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不易的托盤

我們六年級這次迎新年活動是包餃子。班主任駱老師在放學前把我們班級的同學分成幾個組,每個組分別負責準備各自的餃皮和餃餡,還有用來盛放餃子的托盤。這時,我想到家裡好像有個不鏽鋼托盤,不大不小,正合適,便自告奮勇地要求帶托盤。

回到家裡,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問媽媽托盤在哪裡。我想在第一時間就把托盤準備好,還要清洗乾淨。沒想到媽媽聽到我的問話,沒好氣地說:“快去做作業,作業不完成就不給你帶去”。我只好怏怏地去寫作業了。可能是由於心中有事,注意力也不集中,作業出了點差錯。“帶什麼帶,就這個學習態度,還搞活動------”媽媽那女中音又嚷了起來。說來說去,她就是不同意我帶托盤到學校。令我費解的是平時一向大方的媽媽,怎么今天是那么的“小氣”呢?我決心打破沙鍋——問到底。

經不住我的軟磨硬泡,媽媽終於說出她心中的秘密:原來這個托盤是媽媽結婚時,外婆送給她的結婚禮物。外婆在世時很疼愛我們一家人,只是將我帶到三歲大時,不幸因病去世了。怪不得媽媽每次看著這個托盤會“發獃”,怪不得家裡每次包餃子都不用這個托盤。此時的我才明白媽媽的心情,提起托盤,無意中又勾起她對外婆的思念了。

為了完成小組任務,我向媽媽保證會盡力保管並愛護好這個托盤,並答應她寸步不離托盤,她才答應“借”給我一次。包餃子時,我負責將包好的餃子擺進盤子並送到食堂。因為我帶的托盤起到作用了,所以每送一盤餃子,我都有種成就感,就會想到媽媽的叮囑,就會想到我那善良的外婆。由此我想到,搞活動帶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怎么去珍惜和愛護身邊的人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