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綴古蹟,春滿園林

眼看春季即將結束,便決定在這春末到古林公園去看一看牡丹。從小門進了公園,門前一片靜寂,幾位晨練的老人緩緩地走進走出,路的兩邊滿是密密麻麻的野草,幾棵高大的樹木將陽光隔絕在外。不遠就是兩口小塘,水草癱軟在水面上,不時隨著碧波蕩漾幾下,濃濃的草香混合著淡淡的魚腥,頗有一番悠閒的田園氣息。牡丹園不遠,只是幾十步的距離便已盡收眼底,紅的紫的白的牡丹花,穿插在綠草中格外惹眼,相比之前,這裡熱鬧了許多,不少遊人手中捧著照相機興致勃勃地拍照。長凳上的兩位老人談論著牡丹園中的“荷包牡丹”,便過去打聽了一下,老人拿出了照相機,給我們看“荷包牡丹”的相片。那牡丹粉中透著白,白中又好象透著絲絲金黃,嬌嫩柔弱,形狀如同桃心。頓時來了興趣,詢問了大概的位置便去尋找。上了一段石階,眼前豁然開朗,大片不規則的牡丹叢星羅棋布,中間留著一條條青石板鋪成的小道,步入其中,仿佛被牡丹包圍了,有的含苞未放,高高的花莖托著一枚綠中透紅的花骨朵,亭亭玉立在綠葉叢中,仿佛是頑皮的孩子從花叢中探出頭來;有的爭相開放,花朵簇擁在一起,一朵挨著一朵,仿佛在爭論著彼此的美貌,有的遠遠地只看見了這一朵,不料走近了,又發現那花的下面還藏著更紅更艷的一朵;有的嬌嫩欲滴,羞答答地低著腦袋,在微風中搖曳,那花瓣上似乎還沾著點點露水;有的落英繽紛,花上只剩下了稀稀落落的花瓣,在微風中戰慄,似乎隨時都會落下,而那些落在地上的花瓣,雖不再嬌艷,卻仿佛在靜靜地回味著什麼。走了一會兒,忽然發現一株大得出奇的牡丹,那花足有成人手掌大小,紅艷艷地昂首挺胸,相比那紅色的牡丹誰於爭峰的氣勢,旁邊那一塵不染、潔白無暇的白色牡丹就顯得素雅和清秀了,一副謙虛含蓄的模樣,如果說那鮮紅的牡丹是這園中花魁,那潔白的便應是脫俗的仙子了。牡丹叢後,是一片毛茸茸的草坡,各種各樣的草生長在這裡,從深至淺,由矮到高,綠得晃眼,翠得奪目,如果說色彩斑斕的牡丹是視覺大餐的話,這綠草應該就是我最喜歡的精緻的餐後甜點了。過了草地,有一株花分外出眾,花莖上的葉子形狀獨特,花苞的位置也很奇怪,不同於剛剛見到的那些牡丹肥碩豐滿,搖搖欲墜的樣子。這株花苞如同風鈴般,只有拇指大小,粉紅色的桃心花苞下,還有著一條金黃色細細長長的“尾巴”,一串串地掛在葉片之下,仿佛柔柔弱弱,不勝嬌媚的樣子,惹人憐愛。忽得眼前一亮,這不就是照片中的“荷包牡丹”嗎?倘若沒有先前老人的介紹,這株花無論生在何處,都讓人無法將她和牡丹聯繫起來。真應該感謝那識花的老人,若不是他的介紹,我又怎會在眾里尋她千百度中,領略這一園的牡丹,飽覽這滿園的春色呢!春天,這百花盛開的季節,倘若不去古林一睹牡丹的風采,真是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