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有個家

我小的時候,家裡並不富裕,可以說窮,但那時的我很快了。

每天早早晨,媽媽都會和我出去跑步,會到家裡,公公就做好了早飯。我每一天都有媽媽和公公,沒有爸爸,但我是快樂的。

小的時候,爸爸家的人因為媽媽生了個女孩,就是我,所以沒有要我,每一天都罵媽媽,瞧不起媽媽,媽媽沒有我的時候,媽媽是爸爸家裡最的寵的人,可生了我……家裡的人就不要我們了。只有公公,他和婆婆要我。雖然沒有爸爸,看我覺得我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上了國小5年級後,媽媽開始不在家,婆婆也走了,只有公公和我。很多時候,我都很想和媽媽再一起跑步,公公在家做好飯等我們回來吃,可一直沒有機會。有一次,好不容易媽媽在家,我6點鐘就起來了,到媽媽的房間裡,叫媽媽起來,媽媽卻說:“我平時工作都很累了,去……去……去學習去。”我真的感到自己很委屈,我只是想和媽媽一起跑步而已,難道這個過分嗎?

6年級後,媽媽更少在家,不知什麼時候偶爾在家一次,就是丟20元錢給我出去吃東西,先在家富裕了,可著並不是我想要的家,我寧願選擇貧窮。

通常情況下,放學後我就會去街上放鬆自己的心情。可我並不快樂。

我在學校是很活潑的,我的死黨經常和我說:“你應該快樂些。”她了解我,她知道我不快樂。而相反,我的同座經常和我說:“楊慧,你應該安靜些,學些淑女,文靜些。”他不知道,其實我很安靜,安靜得連一點聲音都沒有。

可是,我一直不明白,媽媽還是這個媽媽,可為什麼家卻不是我原來的這個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