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悲慘世界》有感作文

讀《悲慘世界》有感作文(1)

前幾天,我剛剛讀完《悲慘世界》這本書。它的內容是這樣的。

冉阿讓是一個失去父母的孤兒,下有弟弟妹妹,都由他來養活。有一天晚上,冉阿讓在飢餓的驅使下偷了一塊麵包,從而被判了19年刑。在第8年的某一天,冉阿讓越獄……並改名換姓。溜到了巴黎,他在巴黎幹了番大事業,得到人民的愛戴,後來又當上了市長。可是好景不長,警官沙威卻正在懷疑這位受人擁護的市長(馬德蘭)是19年前的罪犯冉阿讓。冉阿讓再也受不了這種壓迫,他走了,還收留了一個孤兒,一晃兒,又是20年,孤兒長成了美麗動人的姑娘。也成了家。而這位經受過艱難困苦的老人慈祥地離去了。

我覺得19世紀的法律太不公平,才使得冉阿讓的一生這么悲慘。

讀《悲慘世界》有感作文(2)

今天,我讀了《悲慘世界》這本書,感觸很深。這本書的主角冉阿讓出生在一個窮苦的農家。因為偷了一塊麵包,而服刑十九年。出獄後受到米里艾主教的教誨,決心重新做人。為救一個可憐的小女孩逃過警方的層層追緝,代她尋回了終身的幸福。而沙威探長,一個典型的“法律看門狗”。不相信一個罪犯會洗心改過,窮追冉阿讓一輩子。然而,在即將槍決的一剎那,冉阿讓使他死裡逃生。整個故事主體思想是“自由,平等,博愛”,也是本書作者雨果的文學理想。

而我們的社會上,也是非常需要這種文學理想的。因為,這也是人們所想看到的。但是,現今社會上,還有許多悲慘的人們,許多不平等的現象。而愛,便足以抵抗它們,消滅它們。例如,這個故事中的米里艾主教不是一位平等與博愛的嗎?再說,那個接受主教的教誨而決心悔改的冉阿讓,也不例外。在這個故事中,最終得到幸福的只有珂賽特與馬留斯兩個人。

而使這兩個人得到幸福的卻是冉阿讓自我犧牲換來的。反思,在當今社會上有沒有像冉阿讓這種犧牲自己而使別人得到幸福的人?恐怕等於零吧!舉個例子,有一次在大街上我看見有一個老乞丐沿街乞討,不小心碰到了一個年輕人,連聲道歉而年輕人卻不依不饒,惡狠狠地把老乞丐身上的錢全部搶走。而周圍的人卻視而不見,沒有一個人為老乞丐打抱不平,甚至還有人為年輕人叫好!這足以證明現今社會像雨果這樣“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並不廣泛!而雨果在這個故事裡想告訴我們的是:

“只有愛,才能消滅世界上一切的不幸!”

“在不幸的另一面,有許多人為了愛而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