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禹治水想到讀書

4月20日,紹興市如往年一樣,舉行了公祭大禹的盛大典禮。對這位上古時期治水英雄的祭奠,在我們紹興由來已久。每年農曆三月初五,人們會在傳說中的大禹生日那天,來到他陵墓的旁側,擂鼓、撞鐘、獻酒、祭舞……莊嚴如儀,莊重肅穆,紀念這位前賢。

40XX年前,黃河流域洪水泛濫,大禹治水功成,百姓無不稱讚,大禹治水的故事流傳百世。傳說堯王在位的時候,洪災連綿,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遷居。堯王召開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四方部落首領一致推薦鯀去治理洪水。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但他卻採用了堵的方法治水,結果水災反而鬧得越來越凶了。堯王之後的舜王因鯀治水不力,故殺了鯀,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採用了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通過了長達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入了大海,“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從此家喻戶曉,傳揚至今。大禹的公而忘私、革故鼎新、艱苦奮鬥、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精神在華夏的這塊土地上傳頌了一代又一代,鼓舞了一輩又一輩的華夏兒女。 

我從大禹治水想到了讀書。如果我們產生了對學習的厭倦,沒有大禹的那種孜孜不倦的忘我精神,那么就不能持之以恆地學習。如果我們在學習中不能創新,沒有大禹的那種革故鼎新的精神,那么,科學就不會發展,我們人類就不能進步。如果我們不能刻苦耐勞,沒有大禹的那種艱苦奮鬥的精神,那么,我們就將成為學習上的懶漢。如果我們不能反驕破滿,沒有大禹的那種謙虛謹慎的精神,那么,我們就將會故步自封和不思進取。如果我們不能實實在在地去認真讀書,沒有大禹的那種實事求是的精神,那么,我們就將會成為一個弄虛作假,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如果我們具備了大禹這樣的精神,又能像大禹治水一樣認識了水往低處流的自然規律,改堵為導,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那么,讀書將會像洪水一樣從此不再可怕,如果我們只知道死記硬背,不懂得因勢利導和融會貫通,那么,最終就將成為像大禹的父親治水一樣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