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愛串胡同的孩子

我是一個愛串胡同的孩子

六年級寇元亨指導教師楊茯華

有的孩子愛玩遊戲機,有的孩子愛踢足球,有的孩子愛好音樂,我這個胡同里長大的孩子最愛串胡同。

記得上幼稚園時老爸接送我,他騎著腳踏車帶著我穿胡同,這比走大街近多了,順便還教我認識門牌號和胡同名。一來二去,我認識了許多胡同名,也對串胡同產生了興趣。

胡同里的門牌號排列真好玩,一邊兒是單號,一邊兒是雙號。有時我發現兩個門牌號碼相隔很多,我問老爸為什麼?老爸讓我自己去觀察。噢,是有一條小巷夾在兩院中間,原來巷子裡面也有人家。這樣,我又學會了算術,能算出小巷裡有幾戶人家。老爸鼓勵我一個人進巷去驗證。小巷空無一人,我有些害怕,不敢進去。老爸說:“一個人敢走黑路,膽子才算大,不要怕,我在巷子口等你。”我鼓足勇氣,小心翼翼地往小巷深處走去,好奇心驅使我在幽暗的光線下一個門一個門地數過去,我的心都快要蹦出來了。當數完最後一個門與我計算的數一樣時,我什麼都忘了,高興地大聲叫著,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從小巷裡飛了出來。老爸誇我是個勇敢聰明的孩子。打那以後,我的膽子越來越大,什麼樣的黑胡同我都敢鑽。

往來幼稚園和家之間的所有胡同我們全串遍了。老爸見我的興致那么高,就騎車帶我去串更遠的胡同,我記的胡同越來越多。家裡來了客人,我就會向他們炫耀我記胡同名的絕技,鄰居們給我起了個外號叫“小胡同迷”。

漸漸地,我長大了,可串胡同的習慣一直未改。每到休息日,我就邀老爸一起串胡同,有時老爸故意說沒時間,我明白他是想讓我獨自闖練。我便背起挎包,揣著交通指南、記事本、《胡同歷史故事》書,開始我的“胡同游”。

胡同的名字既稀奇古怪又特別有趣:有按人名命名的魏家胡同、山老胡同,有按地點命名的北河胡同,有按用途命名的米糧庫、油漆作胡同。書上說北河胡同原是一條河道,我想怪不得此地比附近的胡同地勢低呢。串胡同使我得到了不少歷史地理知識。

北京的胡同像個棋盤,大多經緯分明。而我卻特愛串曲里拐彎的胡同。記得有個九道灣胡同,每拐一處就出現一個院落,住著幾戶人家。再拐一處又出現一個不同格局的院落,花叢和樹木錯落有致地散落在路旁,簡直像一個奇妙的迷宮。我數了一下,不多不少正好轉了九個彎,真好玩。

有一次,我在胡同里,見到一位曬太陽的老爺爺,便上前詢問:“老爺爺,這胡同為什麼叫這個名啊?”老爺爺高興地眯著眼講起過去的事,我馬上拿出小本記了下來。老爺爺說:“孩子,不了解自己民族興衰歷史的人,就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不了解北京胡同的人,就不能算是一個地道的北京人。”老爺爺語重心長的話語常在我耳邊縈繞。

胡同里有太多的故事,將來我要寫一本有關胡同故事的書,把它介紹給五湖四海的朋友們。串胡同真好,它強壯了我的身體,鍛鍊了我的意志,增長了我的知識,豐富了我的生活,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本文獲第六屆全國青少年“春蕾杯”徵文大賽一等獎)

點評:

北京的胡同,乍看都是灰牆灰瓦一個模樣。其實不然,每一條胡同都有一個傳說,都有自己的故事,裡邊的趣聞典故多著那!

本文選材新穎,小作者以獨特的視角描寫了北京的胡同給自己童年生活帶來的樂趣,並在串胡同中得到了歷史、地理等知識。文中分別記敘了“胡同里的門牌號排列真好玩”、“胡同的名字既稀奇古怪又特別有趣,“北京的胡同像個棋盤,經緯分明”,語言流暢,層次清楚。

文章結尾寫道“不了解自己民族興衰歷史的人,就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不了解北京胡同的人,就不能算是一個地道的北京人”。字裡行間表達出了小作者對串胡同的喜愛,對北京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