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步卻是我自覺邁出的

兩小步,卻是我自覺邁出的

——讀《紅軍長征故事》有感

南京市鼓樓區一中心國小四(5)班  許潤智

《紅軍長征故事》,讓我驚呆了!原來天下竟有這樣艱難的行軍,有這樣不怕吃苦的戰士,有這樣頑強不屈的拼搏精神!

後來我知道,當年紅軍勝利到達陝北時,全世界都震驚了。“震源”就是在極度寒冷、飢餓、疲憊、缺氧和污濁的條件下的紅軍生存能力與奮戰精神。於是許多國家都在缺路、缺水、缺食、缺火、缺光、缺氧等極度艱苦條件下,訓練軍隊官兵,訓練青少年學生。一些國家特別注重青少年挫折教育與災害應對訓練。如果這是耳聞,那么在最近幾次特大災害中,我親自從電視上看到,在生命與死亡的殘酷抗爭中,能扛住苦痛磨難的,便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否則就被死亡惡魔吞噬了寶貴生命。

我信服了,自覺地吃苦,自覺地拼搏,實在太重要了。可是轉念一想,戰爭與災難,畢竟是過去或偶發的;我們要享受新世紀的文明與安寧。黨的前輩在90年的漫長征戰中,為我們開創了多少幸福正等著我們呢。不過,我們也不能只是坐享前人苦戰成果,我們還有開創未來的重任。要繼承,要發展,就要歷經艱辛,就要頑強拼搏。

當年馬家軍吃盡世界上也令人震驚的大苦——在高原上每天都跑一次馬拉松的距離。姑娘們腳趾甲沒有一個完整的了,還日復一日堅持“殘酷”的苦練,終於一舉奪得了世界冠軍。她們練出的不只是奪取世界冠軍的能力,更練出了超人的意志與毅力。我們在課本上,學到的政治家大禹、藝術家梅蘭芳、科學家李時珍……無一不是在和平年代,經歷艱苦卓絕的拼搏戰鬥而成就事業的,更鑄就了頑強拼搏的精神豐碑。

我心悅誠服地要向紅軍學習了。看看現在的我,太慚愧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已經是“公子哥”了;我更有飯來不合口味的不張口的嬌蠻。學習上,能偷懶的就偷懶,不能偷懶的我也偷懶,懶得動手又懶得動腦。這些,過去我蠻不在乎;現在,從心裡覺得太不應該了。就從這兩點改正吧,我給自己編了兩句順口溜

飯菜不合口味,想想草根樹皮啥滋味;學習遇到難路虎,想想長征二萬五。我痛下決心,飯菜絕不揀嘴挑食,學習絕不貪走捷徑。

老爸說得對:“知易行難,要把信念變成行動,不是說說就能實現的,關鍵要磨練意志磨練毅力。”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就從這兩點邁步吧。請大家督促我,鼓勵我。

我油然感到自己仿佛一棵小苗,遭到一點病害,葉子有些蔫了,馬上得到陽光撫愛、雨露滋潤,現在又茁壯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