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字字皆辛苦》有感

故事講的是著名詩人李紳的故事,他小時候就很刻苦學習,而且天資聰明。自幼喪父,母親為了把他教育成人,便親自教他讀書作文,所以李紳十五歲左右就寫成很不錯的詩來。李紳寄居在一個環境幽靜的寺廟,因他在佛經沒有字的紙頁上寫詩,被和尚趕出了廟門,此後過著流浪的生活。李紳寫作態度更是極端認真,每寫完一首詩都是達到滿意為止。因李紳從小和勞動人民生活在一起,他知道勞動人民的辛苦便決心寫一首詩來表達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經過十幾次修改,頂著酷暑和蚊蟲的襲擊,千錘百鍊才寫成了,〈憫農〉。其中一首就是〈鋤禾〉。因為此詩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便很快流行開來。人們讚美此詩時,對李紳的寫作態度更是贊口不絕,說他的詩“字字皆辛苦”。

這就是偉大詩人李紳的簡介。當時的條件如此貧困,而李紳卻還是堅強刻苦鑽研,想想以前,再看看現在,時間真是能改變一切啊!

在如此優良的環境中成長,是多么的幸福啊!有書桌、電燈、電腦、電視,還有屬於自己的房間,在這之中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學習,繼承老一輩的優良傳統,靜下心來努力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