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縣衙

內鄉縣衙 楊青澍

焦作市 雲台國小 四年一班

俗話說:北有北京故宮 南有內鄉縣衙 龍頭在北京 龍尾在內鄉縣衙 一座內鄉衙 豐都官文化。雖說是縣衙,但它的名聲可不小,它在中國是四大古代官衙的第四,所以,我們不要小看它呀!

我們先進入大門,東梢間的前半間置“喊冤鼓”一架,供老百姓擊鼓喊冤鳴冤之用。再看大門的這幅對聯:上聯“治菊潭一柱擎天勢重”;下聯“愛麗民十年踏地腳跟牢”。這幅對聯是縣衙的營造者五品知縣章炳燾所撰,上聯意思是說作為治理菊潭的地方官,上受皇命重託,下系百姓安樂,壓力之大就如同一柱頂天一樣;下聯的意思是說要想作一個愛民如子的地方官,首先要有立足本職不求升遷的思想,還要有在本職位幹上十年八年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在內鄉站穩腳跟。

再往裡走一點,就會看見一座三門四柱石質牌坊叫“戒石坊”,面南刻“公生明”三個大字意思是說只有處分公心才能明察事情的真相,“公生明”三個字出自明代曹端的一則“官箴”,原文為“吏不畏吾嚴而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所有衙門大堂甬道正中的這個位置,都立有有這座戒石坊。真是名不虛傳呀!

再往前走,就到了縣衙的中心建築——大堂。大堂是縣衙整個建築群中最高大的一座建築,大堂是知縣公開審理案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請看堂前的這幅對聯:上聯“欺人如欺天自毋也”;下聯“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這幅對聯是清代御史魏象樞所書。此聯把欺人與欺天,負民與負國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了封建統治者“天人合一”的政治理念和愛民自警的民本思想。堂中央的設施叫暖閣,是為知縣公開審案時設的法堂。過去知縣在審案時,由暖閣的東門進來坐在堂上,然後原告和被告都被帶上來,跪在大堂上,東跪原告,西跪被告。請看保存下來的明代跪石,因為有的案件涉及有同案犯,所以被告石比原告石長了一點。我們再看原告跪石完好無缺,被告跪石闕傷痕累累,由此可知當年不知有多少人被屈打成招或被當場打死。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