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棠花溪

指導教師肖偉

正值海棠花盛開的季節,肖老師帶我們到海棠花溪去賞花。

走進元大都遺址公園,只見甬道兩側挺立著高大的楊樹和四季常青的松樹。翻過一個土坡,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幾棵垂柳和成百上千的海棠樹,遠遠望去,盛開的海棠花如同堆滿的萬重雲。跨過一座拱形的木橋,就像掉進了海棠花的海洋,遊人徜佯在鮮花叢中,盡興地觀賞花的美姿。我湊進仔細觀察海棠花,有單瓣的,也有多瓣的;有粉色的,也有白色的。單瓣的花有四個花瓣和幾根像絲一樣的黃色花蕊,多瓣的花有八個花瓣和黃色的花蕊;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顏色更艷一些;那些剛剛綻放的花朵更別有一種嬌柔。海棠花的香味很清淡,正如一首詩里寫的:海棠香自有,只要靜中聞。只要靜靜聞,就能感覺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撲鼻而來。接著我們又去了海棠花溪的中心,這裡有兩層的平台,一上台階,就看見了一些深紅色的牽牛花,那一個個小喇叭,像是在吹奏樂曲歡迎遊客的到來。紫色的丁香花,深紅色的榆葉梅,紅色的草木海棠花和金燦燦的迎春花點綴其間,非常好看。平台中間豎立著一塊石碑,正面刻著“海棠花溪”四個大字,反面刻著一首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蠟照紅妝。”這首詩表現了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軾愛花惜花的感情。

啊!海棠花真美麗!我們愛海棠花!

點評:

讀罷此文,有種踏花歸來,擁一襟花香之感。

《游海棠花溪》,唯讀題目,已有醉意,花流若溪,暢遊其中,定是恍然若仙。這位三年級的小作者就用文字帶著我們去踐這場海棠花約。開篇便直點文題,同時交待了賞花時間。接下來便是一路穿楊拂柳尋花而去,這是在交待路線。小作者讓海棠驚現於一個土坡之後,很有“柳暗花明”之感。她先遠望,後近觀;遠望運用比喻恰當,繁花堆疊若“萬重雲”;近觀細緻入微,數瓣、看色、聞香,告訴我們海棠並非朵朵一樣,而是各具韻致。然後,帶著我們一路繼續前行,一路繼續觀賞,於是發現海棠開得並不寂寞,還有牽牛花、丁香、榆葉梅、迎春等點綴其間。在這一部分內容中,小作者格外注重色彩的描寫,在我們面前鋪呈出一幅繽紛的春之圖。

另外,海棠多少年來是文人雅士詠嘆之物,小作者能恰當地引用古人經典詩句,使文章錦上添花,文采陡增,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