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空忠魂舞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個夢想——讓中國更加強大,但卻不知怎樣實現。直到我看了陳懷民的故事後,我才知道讓祖國強大,就要有一種精神——大義凜然,為國捐軀的精神。

1916年出生的陳懷民,從小就和父親一起習武,這就奠定了他剛硬的性格。可這個性格剛硬又帥氣的小伙子,卻喪生在了戰場上。

1938年4月29日,是日本天皇裕仁的生日,日本空軍準備在這一天大規模空襲武漢。這一陰謀被我國掌握。4月28日晚,陳懷民回家看望父母。臨走時,他把自己的手鍊交給了妹妹陳難。他用堅定的目光看著妹妹,並用剛硬的語氣說:“每次起飛的時候,我都當作最後的飛行,與日本人作戰,我從來沒想著回來”。

4月29日14時30分,日本空軍從安徽起飛,飛向武漢。中國空軍立刻升空攔截。開戰僅5分鐘,陳懷民就擊落了一架敵機,但隨後他被5架敵機包圍,油箱中彈起火,操作不靈,陳懷民也胸部中彈。在這緊要關頭,他本可以跳傘逃生,可他卻做了一個令敵人膽戰的舉動——他猛拉操縱桿,使戰機向上翻轉了180度,與一架敵機迎面相撞。頃刻間,兩架飛機空中爆炸,滾滾濃煙瀰漫空中。年僅22歲的陳懷民被彈出座艙,墜入江中,壯烈犧牲。

22歲,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齡。而陳懷民卻為了祖國和人民,捐軀報國。這不正符合馮玉祥將軍為他寫的:“捨身成仁同歸盡,壯烈犧牲鬼神泣”嗎?

烈士不會死,他活在人民心中;英雄不會亡,他生在人民心中!陳懷民為國家,為人民,獻出了自己年青的生命。但他的精神會激勵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祖國更加的強大,為了祖國的的繁榮昌盛,甘願放棄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終結。

做為祖國的下一代,我們將為以這種精神為動力,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