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您洗刷了中國的屈辱

讀了《詹天佑》一文 ,糾葛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課文講的是在19XX年清政府提出由本國工程人員獨立修築鐵路幹線“京張鐵路”。在帝國主義國家的要挾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築京張鐵路的艱巨任務。 “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這是詹天佑在工作中勉勵工作人員的話,讓我感覺到詹天佑對工作一絲不苟、極端負責,對工作人員嚴格要求的工作態度。同時,也為自己的馬虎感到羞愧。說實話,我做事時,是一個十足的“馬大哈”。在平時,“寫作業堅決不檢查”是我的個性。為此,爸爸媽媽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勸我,寫完作業後一定要檢查、檢查、再檢查,可我卻把這些忠言逆耳當作耳旁風,儘管一次一次地答應,可我寫完作業後仍然隨手丟在一邊,再也沒翻作業本了。 而到發作業時,一些不該錯的題錯了一大堆,像把加號看成減號;65看成64……“粗心大意”就好像是一頂帽子永遠戴在我的頭上,而“大概”和“差不多”這類說法就是我在數學方面使用頻率最高的兩個詞語了。 不僅是這點,還有很多值得我學習:“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他總是把這句話作為前進的動力,所以他遇到困難總是毫不畏懼。這讓我不得不敬佩他。 在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表現了詹天佑卓越的才幹和高度的智慧;在“人”字形線路的設計,體現了詹天佑勇於在實踐中大膽創新的精神。“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 。”這是詹天佑說的一句話。意思是:每個人都用自己學得的知識,盡力建設國家,使我們的國家富強不受外國欺負,那么我們的國家就可以立足於這個世界。 那么對於我們來講:刻苦學習,牢記國恥,不忘使命,繼往開來。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獻出自己的力量與汗水。祖國的富強有我的責任,祖國的富強也有我的功勞雖然我們不能像詹天佑那樣有那么偉大的業績,但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和他的優秀品質,讓“中國近代工程師之父”——詹天佑的偉人事跡和他那不屈不撓,身先士卒的精神,一代代流傳下去。

簡評:以後注意文章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