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徽州古鎮

游徽州古鎮琅琊路國小五(4)班毛可一位於皖南的徽州是一個文化古城,它有三絕聞名於世,分別是牌坊、民居和祠堂,除此之外,徽州還有它的獨門三雕,是木雕、石雕和磚雕。去徽州遊覽一直是我的願望,國慶長假,我終於實現了這個夢想。

一路上,青山環繞,樹木蔥蘢,一條潺潺的溪流緊傍著山腳向前延伸著,一輛輛汽車沿著腰帶似的公路,在群山中繞行著。

來到徽州歙縣,首先去的地方是“棠樾牌坊群”。牌坊是封建社會最高的榮譽象徵,一般是用來標榜功德,宣揚封建禮教的。

“棠樾牌坊群”中共有七座牌坊,全都是延續了十八代的鮑氏家族的。牌坊按“忠、孝、節、義”的順序排列,在這裡的沒一座牌坊背後都有一個令人驚嘆的故事。如:“鮑燦孝行坊、鮑文齡妻子汪氏節孝坊、樂善好施坊、鮑文淵繼妻吳氏節孝坊、鮑象賢尚書坊、鮑逢昌孝子坊”。

最讓我感動的是那座慈孝里坊的故事。據說當時徽州府守將叛亂,劫匪橫行。棠樾鮑宗岩被劫匪捉住,綁在松樹上,當鋒利的尖刀刺向鮑宗岩的脖子時,躲在草叢中鮑宗岩的兒子一躍而起,擋在劫匪的刺刀前要代父受死,父親吃驚之下,立即擋在兒子前要救兒子。這一幕父子爭死的場面,震撼了劫匪,他們最後放了鮑宗岩父子。這個故事也震撼了我。父親因為有對兒子的慈愛才願意替兒子死,而兒子因為有孝,才會來為父親擋刺刀,我理解了“慈孝里坊”的意義了。這個故事讓我想到,從古到今,上慈下孝,一直都是我們要做到的美德啊!

看完了牌坊,我們去西遞參觀民居。民居是徽州三絕之一。這裡的民居十分好看,全都是白牆黑瓦,房子與房子之間隔著一道馬頭牆,據說,這個馬頭牆是為了用來防火,在我看來,也是為了美觀。你瞧,那一個個高高低低的馬頭牆和遠遠近近的青山綠水連成一體,互相映襯,多像一幅美妙的山水畫呀。

我們參觀了一些古代大家族的房子。我的感受是古代人的生活也太講究了,比如:坐座位,男人要坐在左邊,女人要坐在右邊,左為上,這體現了“男尊女卑”;人們的居家擺設也很奇特,在每個家族的正廳房裡,朝南的牆面都有一張桌子,桌子上一般要擺三樣東西:中間放一個座鐘,左面放一個花瓶,右面放一面鏡子,當鐘聲響起時,取其諧音為“終(鍾)身(聲)平(瓶)靜(鏡)”;還有人家在院子裡大門的兩邊種上兩棵柿子樹,大門的門頭上有一塊刻著如意葫蘆磚雕,取其諧音為“事事(柿柿)如意”。

至於徽州的那獨門三雕就更神奇了。許多民居的門樑上、大門上、窗子上、天花板上、牆上以及所有的家具上,都雕滿了各種圖案。木雕、石雕一般在房子裡面,磚雕一般是在門樑上。在這些雕刻物上,雕刻著人物、花鳥、走獸,栩栩如生。

我真佩服古代勞動人民,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創造出這么多珍貴的藝術品。同時,我也感到惋惜,因為在文革時期,有好多牌坊、祠堂都被砸掉了,最可惜的是,有許多木雕、石雕上人物的頭都被鏟掉了,因為文革時期的人們認為那是“牛鬼蛇神”,真不明白,文革時期的人怎么會如此愚蠢,如此愚昧呢!

這次遊覽,我增長了不少知識,更激發了我要探究祖國文化的興趣。以後,我應該多多去了解、學習祖先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