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從前,我不知道什麼是勤儉,也不懂得什麼是節約。經常是一瓶瓶飲料喝一半就不要了,一碗飯吃幾口就倒了,一個玩具玩兩天就纏著爸爸媽媽買新的……掛在我嘴邊的一句話是“又不值多少錢,怕什麼!”每當此時,爸爸總是搖搖頭批評到:“古話說‘緊緊手,年年有’。像你這樣鋪張浪費,將來可怎么辦?”

後來,一首詩和一個故事改變了我的壞習慣。

記得是學習李紳的《憫農》詩時,周老師問我們:“沒有浪費過糧食的同學請舉手!”我環顧四周,沒有一個同學舉手。老師笑了笑問:“每個同學都浪費過糧食,對吧?”“是!”我們小聲地答到。老師接著說:“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從前,一個財主的兒子不知道勞動的艱難,常到一個飯館裡吃餃子,但把餃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餡。後來他父親去世了,他又不會管理經營,很快就把家產花光了,變成了一個乞丐。有一天他要飯要到這個飯館,老闆以餃子皮招待他,他很感動。老闆說,不用謝,這都是你當初扔掉的餃子皮,我只是把它揀起曬乾了而已。”聽了這個故事,我們都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想,糧食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每一樣東西,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學生,不亂花錢,不浪費任何東西。

從此以後,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每次吃飯,我都把碗裡的飯吃得乾乾淨淨、一點都不剩;每天睡覺前,我都要檢查一下電磁爐、電視機的開關關了沒有;每當看到路上有丟棄的易拉罐、飲料瓶,我都要把它們撿回來賣給廢品資源回收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