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警報聲響起時

我看到過一則新聞: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1945年8月6日,美國空軍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核子彈。1945年8月9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核子彈。長崎當時人口為27萬,當場死亡23753人,受傷43020人,5.2萬棟建築物中約有1.4萬被燒毀,5000餘棟被嚴重破壞。這兩次爆炸,一共殺死殺傷大約45萬日本居民,使兩座城市變為廢墟。

45萬,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美國真是可惡!竟然在日本投下核子彈,使這么多人受到生命和財產的損害。可是在我們譴責美國的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如果那時日本的人們能在核子彈爆炸前或核子彈爆炸時做好相應的防備應急措施,如躲進人防工事,就地背向爆炸中心臥倒或躲在建築物後面等等,那就可以大大地減少或避免人們生命與財產損失,那日本被炸死的人可能會少很多。從這裡看出,如果不好好防備,這會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多大的危害啊!所以要儘量避免損失,那就得時時刻刻做好防空防備的措施。

記得有一天半夜,我從床上爬起來,睜開惺忪的睡眼上廁所。

忽然,我聽見一陣刺耳的警報聲響徹雲霄:“嘀嘟——嘀嘟——嘀嘟——嘀嘟——”我的心不由縮緊了,怎么了,發生什麼事了?是空襲,還是警察抓犯人?我不由不寒而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我打開窗一看,一輛火紅的車如鏇風一般急駛在路上,紅色的警報燈隨著刺耳的警報聲一閃一閃。火警車,哪裡發生火災了?我的心不由一陣揪緊。可是現在我看不到了,我只得忐忑不安地回到床上,祈禱著消防隊員能把火災給制服。

第二天晚上,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看海鹽新聞,播音員沈蕾報導說:“威康公司昨晚發生火災,消防隊員及時趕到,英勇撲火,在凌晨3點20分把大火撲滅了,幸好無人員傷亡。”接著電視上播出了消防員英勇撲火的錄像,只見他們拿著高壓水槍,一條條水龍沖向著火的大樓,和火魔搏鬥起來,而消防隊員們則汗流滿面,滿臉黑色。我對消防隊員肅然起敬,而肅然起敬的同時我也暗自慶幸:幸好這次消防隊員有了防備,及時趕到,不然要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多大損失啊!

這次火災消防隊員來得好,來得及時,火災再怎么猖狂,只要人們做好防備,火災也不是很可怕。現在火災多,死了好多人,如果人們能做好防備工作,那生命財產的損失會降到最低,可見,防備時多么重要!

“防患於未然”,這句話說得好,不要等到燒得家破人亡才懂得反悔,別等到炸得缺胳膊斷腿才懂得反悔。美國空軍在日本投下核子彈的事給了我們一個警示,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時時刻刻提醒人們:想要過上幸福的生活,那就得時時刻刻做好防備。

讓我們不要重蹈覆轍日本,時時刻刻做好防備工作,開開心心、倖幸福福地度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