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綜合實踐活動中發現了什麼?

記得有一個星期三,上了一節有意義的活動課。這是我們的班主任:葉老師給我們上的,主題是:節日。

葉老師先讓我們回顧了一下我們學校的節日,如:1+1創造節、大嘴巴英語節等等。隨後又向我們介紹了不同民族的各種節日和人們是怎樣過這些節的。如:哥倫比亞的伊塔圭市,每年組織一次國際偷懶節聯歡活動。節日旨在使人們從日常繁忙的事務中暫時解脫出來,唱唱歌,跳跳舞,作作畫,聊聊天,鬆弛一下過分緊張的神經。除了這個還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如:白族的火把節、傣族的潑水節等等。

看完了別的地區及我們這裡的節日,終於要進入我們的主題:自己創造一個節日了,並老師要求說明這個節日的意義。

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商量,卻怎么也沒有結果,突然,我想到了一個點子:“不如開一個成語節吧!”我提議到。“你開什麼玩笑啊?陳宇桀?(他是我們班同學,名字和成語節相象)”

一個同學問到。過了一會兒,她反應過來了:“對了!我怎么沒有想到呢?”“就這個吧!我們來想意義。”另一個同學建議。“這還不簡單?就是提高我們的說成語能力和了解成語的程度啊!”我說道。“好,就這么定了!”組長果斷地說。就這樣,我們組是第一個完成並交到老師那裡的。

這次活動,培養了我們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從此我還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認真完成,努力思考。如果你認為思考了也思考不出結果來還不如不思考的話你就錯了,因為你如果思考了,就會有0.1%的機會,如果你不去思考,就會連0.1%的機會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