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百年輝煌千年遺憾

回首諾貝爾獎的百年記錄,儘管迄今為止全世界共有680多人贏得了諾貝爾獎桂冠,但是與全世界日益增長的科學家數量相比,終究是極少數,因此確實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憾。遺憾的不僅僅是獲獎的人數太少,而且有諾貝爾獎委員會各種各樣的失誤。

新世紀的曙光即將臨近。不要讓過去的悲劇重演,不要讓過去的失誤再現,成為世界上許多科學家對諾貝爾獎的期望。他們相繼批判性建議,期待在新的百年當中,諾貝爾獎擴大授獎的學科範圍、增加獲獎科學界人數的名額,對科學界的反映更加靈敏,成為科學民主的典範,在21世紀再創輝煌。

馬太效應什麼是馬太效應?簡單地說,就是窮者越窮,富者越富。在諾貝爾獎當中,這種效應十分明顯。所以,有人說,諾貝爾獎就是只獎給名人。是名人抬高了諾貝爾獎的社會聲譽,而不是相反。確實,在諾貝爾獎授獎之前,許多科學家、文學家已是著名人士。他們的成就已舉世公認。

在自然科學領域,許多諾貝爾獎得主,在獲獎之前成就已聞名天下,因此授予他們諾貝爾獎是人心所向、預料之中的事。因為他們的論文早已被廣泛引用,其引用次數真是鶴立雞群,主導著一個個科學領域的方向或潮流,因此不授予他們諾貝爾獎幾乎成了不合時宜的事情。如1967年出版的《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引用頻率最高的4位科學家,在5年之內,都相繼獲得了諾貝爾獎:蓋爾曼1969年物理學獎、巴頓1969年化學獎、馮尤勒1970年生理學或醫學獎、赫茲伯格1971年化學獎。

翻閱《科學引文索引》不難發現,蓋爾曼1961年發表的關於基本粒子分類的論文,當年就被引用了150次,可見當年他就已經譽滿全球物理學界。1967年物理學獎得主貝斯,早在1926年至1935年發表的論文,直到1965年每年被引用次數始終保持在28次以上。廣泛引用是科學界承認的一個重要標誌,持久引用是其生命力強盛的標誌。有人對此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十分驚人。

還有研究表明,在1961-1971年XX年間,諾貝爾獎獲得者論文被引用的頻率平均達到了222次,是《科學引文索引》中標準作者的平均引用頻率的40餘倍,是美國科學院院士論文引用頻率的2倍多。在1965年至1969年間,諾貝爾獎獲得者們早在20多歲時發表的論文,在相隔30多年後仍然被大量引用,平均每年引用的次數不低於8。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非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論文,每年被引用的次數才0.5,僅為前者的十六分之一。

如此廣泛的引用,使它們的作者早已成為科學界的明星,成為了學科的奠基人。

如果在大學工作,諾貝爾獎獲得者比較早地晉升為教授。統計結果表明,37歲似乎是一條分界線,諾貝爾獎得主多在這個年歲之前成為教授,非諾貝爾獎得主多在這個年齡之後才得到晉升,所以諾貝爾獎得主往往比其他人早5年多成為教授。具體到每位獲獎者,差別更具有戲劇性,有的不到30歲就晉升為教授,如1927年、1939年、1952年、1963年物理學獎得主康普頓、勞倫斯、布勞克、維格納,1933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摩爾根等等。特別是康普頓,在致力於康普頓效應研究前3年,即28歲時,他就被華盛頓大學任命為教授、物理學專業負責人。

這么年輕就成為教授,聲威大震,當然是校園裡的明星。

英國科學家迪拉克,26歲確立正電子的數學理論,28歲成為皇家學會會員,31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33年)。對他來說,是榮譽累加。對當代遺傳學之父摩爾根來說,諾貝爾獎幾乎是最後的獎賞。在1933年獲得諾貝爾獎之前,他已經是國際名流,19XX年任美國遺傳學會、美國形態學會會長,19XX年任美國博物學會會長,1910—19XX年任美國實驗動物學會會長,1927—1931年任美國科學院院長,1930年任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會長,1932年任國際遺傳學大會主席。

許多得主都同摩爾根一樣,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前,已經贏得了一打打的榮譽稱號。所以,每當諾貝爾獎委員會公布獲獎名單時,人們往往認為,這些家喻戶曉的著名人物又獲得了一項獎勵。

姍姍來遲楊振寧、李政道是幸運兒。令人羨慕的不僅是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獎,更令人羨慕的是他們的工作在驚人短的時間內贏得了諾貝爾獎委員會的認可,從論文發表到獲獎只有一年時間。

一年之內就獲得諾貝爾獎,這簡直是奇蹟。對獲獎者來說,諾貝爾獎授予的是那么及時;從諾貝爾獎委員會看,他們反應是那么機敏。可惜的是,絕大多數諾貝爾獎得主沒有他們這么幸運。

如蓋爾曼獲得諾貝爾獎時,國際物理學界相繼發表文章認為,這是等了6年多的事情。所以,1969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公布結果時,物理學家們沒有表現出格外熱情歡呼的姿態,因為6年來大家一直認為“今年的諾貝爾獎應該授予蓋爾曼”。

等待五六年還算是比較短的,也是比較常見,如倫琴,1895年就發現了x射線,19XX年才得獎;貝克勒耳,1896年發現天然放射性,19XX年才得獎;19XX年,盧瑟福發現一系列放射性元素,19XX年才得獎;阿爾瓦雷斯,1960年發現基本粒子的共振現象,1968年才得獎;薛定鍔,1926年建立了量子力學,1933年才得獎……

等待十年八年的也比比皆是。如能托斯,19XX年發現熱力學第三定理,8年之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玻爾,19XX年提出了原子結構的量子軌道理論,直到1922年才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勞倫斯,1931年製造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1939年才獲獎;西博格,1941年證明鈽的存在,1951年才得獎……

等待十幾年、二十幾年乃至三十年的也不稀罕。如研究黃熱病的南非科學家馬克斯等待20餘年,於1951年獲得諾貝爾獎。

對於物理學獎得主泡利來說,諾貝爾獎也是遲到的喜訊。從他發表獲獎論文到獲獎,間隔了不平常的21年;科赫從發現結核病菌到獲獎等了23年;發現宇宙射線的赫斯,等待25年才獲獎;貝斯久等29年,於1967年獲得了物理學獎。相比之下,佛里斯更慘,等待了半個多世紀:1919年就發現了蜜蜂跳圓圈舞,1925年發現跳搖尾舞,直到1973年才獲得諾貝爾獎……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許多科學先驅們的思想一時難以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而延長了授獎的時限。這方面的例子舉不勝舉,如“熱力學第四定理”,早在1931年,它的發現者拉路斯就發表了論文,但是直到40年代才被人接受。可惜的是,37年後即1968年,諾貝爾獎委員會才授予他化學獎。

腫瘤是由病毒引起,這當然是偉大的發現。可惜,早在19XX年,勞斯就公布了發現,但是一直沒有引起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關注。人們由此發問,諾貝爾獎關注什麼?對於人們的質問,諾貝爾獎委員會成員一語破的,原來由於對勞斯的工作有爭論,他們不便介入。由此,導致勞斯直到85歲才獲獎。

正是為了迴避科學界的爭論,諾貝爾獎委員會推遲了向蘭德斯坦、波恩授獎。蘭德斯坦,23歲獲得博士學位,33歲發現了人類的abo血型,那是19XX年,在論文的最後,他指出了這項發明的醫學意義:“引用的觀察病例都可以說明病人輸血治療時的變化效果”。但是,由於大量輸血導致的多種併發症,以及不了解rh因子產生的新生兒溶血等等問題,人們難以接受蘭德斯坦的血型理論。直到1930年,即29年後,諾貝爾獎委員會才將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蘭德斯坦,此時他已經62歲。

波恩早在28年前就發表了獲獎論文(關於波函式的統計分析)。所以,當他獲獎時激動地說了這樣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壓倒多數的物理學家都承認我的波函式統計分析,但是也有不承認的,諸如像普郎克、愛因斯坦、薛定鍔等著名科學家,因此,我的這項研究成果足足等待了28年才獲得諾貝爾獎。”

可見,為了迴避科學家之間的爭論,諾貝爾獎委員會採取了延遲授獎的辦法。因此,1946年化學獎得主薩姆納、1953年化學獎得主赫爾曼、1970年物理學獎得主阿爾芬等等都經歷了超長的等待期。

歪打正著眾所周知,從19XX年到1916年,愛因斯坦完成了相對論理論的創建工作。1919年,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等通過觀察日全食,證實了愛因斯坦預言的正確性。幾乎是一夜之間,愛因斯坦聞名世界。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科學貢獻。

可是,1921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在公告中說,由於愛因斯坦發現了光電效應,所以決定把本年度的物理學獎授予他。諾貝爾獎委員會的公告根本沒有提及相對論。許多科學家認為,如果僅僅根據光電效應的發現而授予愛因斯坦諾貝爾獎物理學獎,顯然有些勉強。在發表狹義相對論論文的同年,即19XX年,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說,認為光與原子電子一樣,都具有粒子性。

並根據狹義相對論,他推導出了光電效應公式。光量子假說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可見,光電效應的科學意義無法和相對論相提並論。因此,科學家們認為,不是愛因斯坦不夠格,而是諾貝爾獎委員會選錯了獎勵項目。

無獨有偶,1938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公布,基於證明經中子轟擊產生新的放射性元素授予費米諾貝爾獎。對此,國際上一直有爭議,爭議的焦點不在於費米是否該得獎,而同樣在於選擇哪項成果作為授獎依據。費米是20世紀傑出的科學家,貢獻是多方面的。對此,費米本人也不滿意。在頒獎演說中,他指出了自己工作不足的地方:哈恩和斯特拉斯發現,在衰變過程中,放射性鈾產生的鋇,由此必須重新認識超鈾元素。把新元素研究和原子核反應研究一起當作費米獲獎的理由,顯然不妥。在此之後,即1940年,邁克米倫、阿貝爾蓀發現了新元素鎿,由此獲得1951年化學獎。

選錯授獎項目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物理學領域,在化學、生物學領域也同樣存在。如對於斯維伯格的獎,也是持疑義者多。

1926年,諾貝爾獎委員會授予他化學獎,以肯定他在布朗運動研究方面的成就。可是,在頒獎儀式上,斯維伯格演講時,一句也沒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