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巨人學校 指導老師:林承霞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由台灣著名女作家寫得曠世巨作——《城南舊事》。本書的作者則是被人評論為“北京培育了她,台灣成就了她"的林海音。

這本書是一部自傳體小說,講述了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的所見所聞。她描繪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二十世紀20年代的北京城南,有一戶幸福的人家,主人公小英子就住在這裡。起初,她們居住在小胡同里,由於好奇,英子去了神秘的惠安館,並在那裡認識了瘋子秀貞。在秀貞那不通順的語言中,顯露出了一個隱藏了多年的故事••••••後來英子搬去了一個有電燈的小樓,過上了更加快樂安逸的日子。但在國小的最後一天,英子的父親去世了,英子的童年隨之消逝了。正如本書最後一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了。”

本書有許多精彩片斷,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一幕是關於宋媽的故事。在一個晴朗的早晨,英子家中洋溢著歡樂與激動,原來宋媽的孩子小栓子與丫頭子就要來了,大家都在焦急地期盼著。終於,宋媽的丈夫牽著那頭蠢驢出現了,但沒有兩個孩子的一絲影子。英子見他牙太黃,便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黃板牙”,只見黃板牙一屁股坐在石頭地上面,吧嗒吧嗒地抽著大煙,一聲不吭。宋媽問有關孩子的事,他先是沉默,最後低頭輕輕說了幾句話,宋媽頓時捂著臉抽泣了。原來宋媽日夜思念的孩子一個死了一個送人了。從此,黃板牙先生在英子心中便成了一個無情的、可恨的人物。

的確,在作者對黃板牙的描述中,讓我認出了他的真面目:一個無情無義沒有良知的傢伙,他為什麼要把自己的親生女兒送人?為什麼那么冷漠?原來世上還有如此不負責任的家長。

作者在這本書中刻畫了一些生動的人物形象,但最令我感動的只有英子。她善良、真誠、活潑可愛,如同一個歡快的小燕子。在秀貞需要幫助的時候,她把媽媽價值昂貴的金手鐲毫不猶豫地送給了她,送的心安理得,因為她們有了盤纏,就可以全家團圓。這就是英子,一個善解人意的小女孩。

林海音對本書通過孩子童真的眼睛去看成人的世界,是當時北京的典型社會縮影,給人以思考、啟發。而且語言生動,描寫真實、細膩,常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我真誠地向大家推薦它——《城南舊事》。

點評:

小作者在認真讀原作的基礎上,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挖掘了《城南舊事》的深刻意義和自己的獨到見解,揭示了文章所蘊涵的主題思想。文章內容充實,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語言流暢,表達清晰,邏輯性很強,富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