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盡在不言中

-----讀《北風乍起時》有感

巨人學校 指導老師:李燕

“傳說北風是天空最小的孩子,最後一個被放出來。天空叮囑他一定要回家。可是貪玩的北風,只顧一路向前流浪,漸漸,他找不到回家的路……

所以每當北風起時,天空都有那樣憂愁的臉容,風裡有低低的嗚咽,我們從來不知,是否成年之後的我們,都是那不肯回頭的北風?……”

《北風乍起時》講述的是當天氣變冷時,身為人父的作者馬上想到了在南國讀書的兒子,而卻先接到了那從北風起處的故鄉打來的年過七旬的老父的電話。

我曾經讀過很多關於父母親情的文章,但唯有這個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自然聯想到生活中我的爸爸:和小說中貧苦的生活相比,我是幸福的,我的爸爸是外企的總經理,他的早出晚歸讓我至少不用像文中的苦孩子那樣為了學費和飯費而發愁,但是我總覺得爸爸不像媽媽對我那樣好……

每當天氣變冷時,他不會像媽媽那樣東翻西翻地找保暖內衣,而是淡淡地扔下一句:“變天了,吃點小藥吧。”

他的作息時間總是跟我們反著,所以每天經常是媽媽接送我上下學;偶爾媽媽出差,有幾次他送我上學,都是一路無話,只是等我下車時才大喝一聲“認真!”好像喊完了就完成了任務似的,讓我感覺就像電視劇《大宅門》裡面“天賜”的姥姥追在後面喊“好好念書”一樣,以至於有一次他又喊“認真!”,居然把正要下車的我姥姥嚇了一跳。

難得和他一起吃頓晚飯,他也盡說自己的事,全是報喜不報憂:“今天我又簽了十幾萬噸的契約!”可有好幾次,我在陽台上發現菸灰缸里有很多他的菸頭……

最讓人“憤怒”的是有一次我在科技英語大賽中得了北京市一等獎,大家正在舉杯慶祝時他突然來了一句:“別驕傲啊,得個一等獎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就像一隻鼓足勇氣的青蛙仗劍出門去卻打了敗仗回來似的:一下子就蔫了。可是第二天,放學路上我遇到爸爸的同事,她羨慕地說:“今天,你爸眉飛色舞地跟我們說了半天你得了北京市一等獎的事,看得出他真的為你驕傲啊!”

這時我才明白,爸爸原來還是很在乎我的,但是為什麼不說出來呢?那一天,我凝視著正在陽台上抽菸的父親,夜色中,他的白髮刺痛了我的眼睛,他那略顯彎曲的背,顯得格外消瘦……

有一次爸爸下班回來已經很晚了,而他在進門的時候仍然舉著手機在講電話,爺爺趁他忙的時候默默地熱了一碗湯,一些飯和菜,擺在桌上。我看著就想:爺爺關心爸爸,而爸爸也一樣關心我,父親的愛已經表達出來了,是不是只不過我沒覺得?

“一代又一代,我們放飛未來;愛,是我們手中的長線,時時刻刻,我們記掛著長線那端的冷暖,但是還有多少人記得,在我們身後,也有一根愛的長線,也有一雙持著長線的,越來越衰老手?……”文章抒情的語調深深感染著我,也引發了我的思索……

今天,又是很晚了,爸爸還沒有回來。窗外,北風又呼嘯起來了。我放下正在讀的故事,學著爺爺的樣子,也給爸爸泡了一杯茶,安靜地等他。我突然有種衝動,想給爸爸打個電話。當電話那頭傳來熟悉但略顯疲憊的“餵”時,我的眼睛突然有種酸酸的潮濕的感覺……

點評:

只有深入的讀書,才會有這么深刻的感受,原來對父親的愛一直不理解,通過反面描寫更加突出了爸爸對我的愛,感人至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