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那一次

指導教師吉春亞

翻開相冊,回望我走過的十年,很多的事情在我的腦海中浮現,又悄然隱去!但惟有那一次,我永遠難忘。

五年級下半學期,區奧林匹克數學輔導班進入考試階段,作為其中的一員,我無疑也加入了複習的隊伍。我放棄了一切娛樂,把空閒的時間全部用來複習。

複習,絕對不輕鬆,有時一道題幾十分鐘還沒有一點思路,不得不去向同學求救,一問才知是一道十分簡單的題目,不值得浪費那么多時間,只能怨自己思維“格式化”,做題過度安步當車;有時,一道難題馬上就要解開了,突然鈴聲大作,思路霎時間變得像一團亂麻;儘管操筆飛快地演算,卻再也無法找回原來那近乎“完美”的方程……

複習的日子是在驚慌中度過的。每晚夢中都會出現各種數字,有時還會夢見考試失敗突然而驚醒……

考試的日子來臨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我的成績竟然與最優秀的同學天壤之別。我氣憤,我發怒,“為什麼我比別人付出要多得多,卻得不到回報!老天為什麼這么不長眼啊?”在回來的路上,我不斷地自言自語著。

我整天在痛苦的邊緣徘徊著,是爸爸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付出努力,並不意味著立刻得到回報,而是得到一份隱性收穫——積累!記住,成功是長時間努力的成果。

我回憶自己以前獲得的成功的經歷,細細體會爸爸的話,終於悟出了其中的道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時還會誤導許多人。成功的真正秘訣是:

一分付出,一分積累(隱形收穫)

兩分付出,兩分積累;

三分付出,三分積累;

四分付出,四分積累;

……

十分付出,百分成功(顯形收穫)!

那次考試失敗的經歷,我永生難忘;那一次爸爸教育我的話語我永遠記得;它向我昭示一個真理:一個人的努力,也許不會馬上見效,但是,只要你真正付出了,它終有一天會讓你更進一步。

點評:

這篇習作寫出了小作者在數學考試前前後後的過程,特別是用大量的筆墨寫出了自己的複習時的緊張心情,考後的心情和爸爸教導後的決心,清晰地揭示了小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告訴我們“積累”和“成功”之間的關係。小作者的認識上的提高,表明了他正在走向成熟,對我們每個同學都會有啟示作用。作文中對心理活動的描寫準確生動,三言兩語就表達出小作者的心境,比如“我氣憤,我發怒,”“為什麼我比別人付出要多得多,卻得不到回報!”“老天為什麼這么不長眼啊?”從心理描寫角度來看,是非常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