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的作文500字:尊嚴的價值

尊嚴,是一個人最珍貴,最體面的東西,尊嚴,不容侵犯,不容踐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尊嚴的作文,供大家參閱。

篇一:把尊嚴留下

這是上周六我看見的一幕,我想也是街頭很常見的一幕。

天橋那邊,一個年輕的壯漢,衣衫的襤褸依然沒有遮蓋住他健全的身體“求求您了,您給點錢吧”然後是硬幣在錢罐里碰撞的聲音,年輕人跪在地上,不住的磕頭,“咚咚”,這種祈求真讓人心痛,雖然鄙夷,但應對如此可憐之人,還是給一些錢吧,但是在我心裡,這種給予是施捨。

天橋這邊,優美的彈唱,唱的是一些農村小調,質樸悠揚……我轉過身,驚詫地看到彈奏這樣樂曲的竟是一個雙眼失明的老人。老人臉上印滿了歲月的滄桑,手上的老繭也鑑證了他學二胡的艱難。老人根本看不見譜子,我無法想像他是怎樣學會拉二胡的,也許譜子,他早已印在心裡了。生存,這是他應對的一個多么殘酷的事情,在北京這樣科技發達的城市讓一個身無分文的失明老人怎樣生存?活著,也許就是一種負擔。而他卻沒有在暗無天日的黑暗世界裡哀嘆,而是用自我健全的雙手彈奏著生命的奇蹟!他沒有跪在地上乞討,因為男兒膝下有黃金,尊嚴,不能丟下。所以,應對生存,他務必做出選取,是躺在路邊伸手祈求,還是走一條很艱難的路去維護他的尊嚴,一個失明老人的決定頓時讓人震撼!為了尊嚴,他走上了一條荊棘載途的崎嶇之路,也許他邁出的每一步,腳都會被荊棘深深的刺痛,然而他的自尊心竟讓他變得如此堅強!

一個是健全的壯丁,一個是身殘志不殘的失明老漢,截然不一樣的做法下體現著截然不一樣的人生態度。這天,你能夠跪倒在地,你失去的就是整個人生,這天,你昂著高貴的頭,你為自我贏得的就是為人的尊嚴!

篇二:留住尊嚴,贏得尊重

尊重,來源於他人,同時也來源於自我,只有自我留住了自我的尊嚴,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一個沒有尊嚴,或是看輕他人尊嚴的人,永遠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大約一年前,我讀過一篇文章,讀後深受感動。文章寫了一個中國女孩狀告一個美國銀行家的故事。這箇中國女孩在美國留學,像大多數中國留學生一樣,她的家庭很難承擔她的高額學費,所以,她務必一邊上學一邊靠打工來維持自我的生活和完成學業。

之後經人介紹,女孩被一個美國老太太僱傭,她幫老太太做家務,然後,老太太付給她必須的工錢,而且供她飯,儘管老太太的要求很苛刻,她還是很努力的做事,只是她吃的東西實在太差了,都是老人前一天吃剩的,然後打成糊才能吃。有一天,她實在吃不下這種東西了,就買了一份便當和一個雞腿回來吃,但是走到門口時卻被老太太一把奪過,扔在了地上,禁止她吃,她感到十分的氣憤,與老太太理論,被她銀行家的兒子撞見,並且無禮的辱罵了這個女孩。

這事發生後女孩覺得受到了極大的侮辱,決定不幹這份工作,另謀出路,當她向老太太索取她應得的報酬時,不僅僅沒有得到她該得的錢,而且被老太太的兒子無端的毆打,以致於重傷。

此後,她開始了她長達一年的狀告,因為財力的不許,她只能擔任自我的辨護律題,去翻閱一些法律方面的有關資料,而且要一方面不耽誤學習,還要打工掙錢以供生活,因為她狀告的是美國的一個銀行家,而自我又沒有律師所以案子被多次拒絕理解審理。在一年後最後開庭,當她站在法庭上陳述整個過程時,所有的觀眾都被她的話驚住了,最後那個美國銀行家,不得不當著所有人的面向這箇中國女孩道歉,而且給予賠償。

女孩接過錢,一下拋向空中,她大聲的說:我要的是我的尊嚴,別以為我只為了那少的可憐的錢。

篇三:尊嚴比金錢重要

過年期間,我和父母一齊去登黃山。在山腳下,我遭遇了一件令人難忘的事。

在黃山腳下,我們全家剛剛準備啟程,看到了一個賣橘子的老翁。他穿著厚厚的棉襖,因為天氣寒冷,不停地搓著自我的雙手,可還是凍得直哆嗦。我不禁產生了憐憫之情,就扯著媽媽的衣角,對她說:“看那個賣橘子的人多可憐,我們買他一些橘子,照顧照顧他的生意吧!”媽媽看了看那位老翁,對我說:“可憐是可憐,可買了那么重的橘子,你自我拎上山嗎?”我一下子答不上來:是啊,爬山就夠累了,難道還要拎這么重的橘子嗎?媽媽看了看我,從包里掏出五元錢,向老翁走去,對老翁說:“我買你五元錢橘子,下山之後再來取,好嗎?”老翁點了點頭,目送我們上山。

傍晚下山時,我們又看到了那位老翁。只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卻搖身一變,變成了乞丐。他的面前已經沒有了橘子,只有一個放著零錢的罐子。媽媽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走上前問他:“我們這天早上,在你這買了五元橘子,但橘子沒有拿。此刻橘子賣完了,你能不能把錢退給我們?”老翁愣了好半天,才說:“我是記得有一家人在我那裡給了錢沒拿橘子,但我怎樣能確定就是你們一家?”媽媽站起身,看了看我,拉起我的手掉臉就走。這時,那個老翁對我們懇求道:“可憐可憐我吧!”可此時我對他卻沒有了半點憐憫之情,而是很漠然地走開了。

我實在不明白,難道錢財比一個人的尊嚴更重要嗎?一個人沒有了尊嚴,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好處呢?作為旁觀者,我只能為這位老人而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