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作文500字:偉大的工匠精神

做事要見微知著,精益求精,這就是所需要的工匠精神,更弘揚和傳承工匠精神,是我們幹事的核心和關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工匠精神的作文,供大家參閱。

工匠與商人

現代社會,每每提到買汽車,買手機,買手錶,中國人總會侃侃而談:手機要買老美的蘋果,汽車還是德國人製造的保險,手錶要小日本的用期較長久那么國貨呢?為什麼國人口中大談特談的沒有一件國貨呢?

喔,因為我們國家的工匠都成為了商人。

從洋務運動時期,李鴻章等官員大力發展民族工業,精心製作,誠信品質,坦然而有力的名言佳句:“我有一船之力即抵洋人一船之力。”那時即使中體西用的思想有種種弊端,但我國學習西方器具,製造本國工業品的誠意卻是令人感動的!在那些動盪的時代,我國出現了如鄧稼先般無數愛國工匠,為國家工業捐軀。他們對零件,對一個小數點的執著充分體現了一個工匠認真負責的態度及敬業精神。

反觀現代,化身為商人的工匠們不知廉恥的賺黑心錢,小到毫無技術便敢沿街擺攤修手機貼膜,大到為了賺錢將客人一點小問題的用品說得天花亂墜,乾脆騙人家花大價錢修復

僅僅是因為逐利之心造就了一批披著工匠外衣的商人么?

當然不。

現代人對待工業品的態度也是造就這一情況的致命緣由。老人們常言以前人的東西壞了去修而現代人的東西壞了卻會扔掉。然而正是這看似平常的舉動使中國工業久久停滯不前。時代在進步,科技日新月異,於是人們習慣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尤其中國人更從自身便追求品牌,追求新興。人們對工匠勞動成果不再尊重,甚至淡去民族危機時的愛國之心去支持外國貨,於是工匠們也只好只掙一時利益,化身商人。

中國商人已太多太多,工匠卻如脫髮般日漸稀少。我真心希望首先國家可以倡導人們支持國貨,扶持工匠;其次國人把目光放長遠,為我國工匠開闢一條道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工匠們要認清身份,擔起責任與義務,真正造福人民,敬業務本!

別等N年以後,提起中國只空有一個文明古國的外號,實則一群黑心商家的無工匠國度!

浮躁社會中的一抹清涼

“世界上的百年老店中,日本占三成”這樣的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一直以為中國是對傳統老店保留較好的國家,為什麼仍在營業的老店竟不及日本?直到我了解到日本手藝人的“匠人精神”。山本醬油的第三代傳人山本太郎為了釀出最好的醬油竟用了一年時間去學習怎么製作最好的木桶。有人問他這是不是浪費時間,他卻認為這是他對父輩們以及對顧客們的責任。這樣的精神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如同一縷清風,沁人心脾。

工匠的精神便是專注於眼前手下,踏踏實實地做好職責內的事。工匠從不關心自己的產品賣的價格,只關心人們覺得哪裡還可以改進。人的心思是有限的,不能用同樣的熱情去同時對待多件事情,工匠們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專注於手中的工件,心無旁騖,剩下的事情便交給別人。每個人如果都能有這樣的工匠那么只要分工明確社會便永遠不會混亂,但現在人們看到電影業賺錢快,於是不管是作家,歌手,出吃人全去當導演,最後只落得本職工作沒做好,電影口碑也很差的尷尬地步。

工匠精神的首要條件便是塌下心來。面前有很多條路時,或許有的路看起來是捷徑,有的路看起來又長又艱難,但你又怎么會知道這兩條路有著相同的終點呢?我始終認為沒有努力是沒有結果的,沒有任何彎路是不用走的。孟劍鋒為了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嘗試了幾十種材料,推翻一套又一套的方案。如果沒有那些看似無用的嘗試又怎么會得到被外國賓客們爭先稱讚的成果。工匠們塌下心,不急求成,只為做出最優質的產品的精神大概是我們這個社會中所有人都需要學習的。

說到工匠,我們總會覺得“踏實”、“放下”,因為他們可以不被社會中整體的浮躁氛圍所帶動,為這社會帶來一抹清涼。

工匠精神,我們需要它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並不合乎所有人的夢想,有的人選擇了放棄,而有的人卻選擇了堅持。”而比堅持更可貴的,是對於完美的不懈追求。

“我堅持做一件事的原因,是我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極致。”這是56歲的金浩所說的一句話,他用了20xx年的時間,把一家普普通通的街頭書店,變為了整個上海灘最大,最美的書店—錢書閣。書店中藏書之多,設計之精妙,都源於他的那份對於完美的追求。在整理書籍這一方面的長達二十餘年的監守,讓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同時也為讀書愛好者提供了廣闊的閱讀空間和視野。

央視紀錄片<大國工匠>中,有記者來到製作手工桿秤的小鎮。富有南方特點的小巷中,男男女女忙於製作手工桿秤。他們選好原材料,用尺子量好所需的長度,把製造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做到精緻,量取,秤重儘量做到毫釐不差。花了大量時間與心血,做出了標準的秤。他們的監守,為的是商家能誠信經營,消費者有更多保障。

工人親身打造的零件,修復師對鐘錶的反覆校準,傳統工藝美術刻師的精雕細琢,都是對“工匠精神”的一種堅守。一個團隊花了20xx年時間編出的字典;一位老人傳承文化,篩選,煮沸,晾曬出的紅糖。正式因為有人在精益求精,有人在批量生產商品的時代里,選擇堅守,才讓飛機正常運行,才讓中華文明得以傳承。一個人的堅守,就會讓世界大有不同。那么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更需要如匠人般監守的執著。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但質量時常為無法保障,長久以往,中國將會在世界之林失去站穩腳步的機會。各行各業都需要慢下腳步,堅守自己份內的職責,做到精緻,那么才會國泰,國泰才能民安。人民生活需要質量的保障,質量需要對匠人精神的堅守。十年磨一劍的耐力,克盡職守的態度,精益求精的決心,才能讓文化傳承,讓國家永存。

在快速發展的時代里,我們無法改變時代發展的腳步,能做到的便是一成不變的如匠人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