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暑假裡阿姨送給我一本書,書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阿姨還交給我一個任務,希望我能認真把書讀完,然後把故事講給大家聽。每天我會讀幾頁書,漸漸地每天讀書的頁數越來越多了,有時能讀三十幾頁呢,很快就把這本書讀完了。海倫·凱勒,出生在一個叫土斯坎比亞的小城中,剛出生時我很健康也很快樂。不久海倫生了大病,,這兩次大病把海倫變成了聾啞人、盲人。爸爸媽媽一直幫我治病,在海倫六歲時還幫我找老師——沙利文小姐。沙利文小姐總是想辦法幫助海倫,有一次海倫分不清“杯子”和“水”時,生氣把娃娃摔碎,老師沒有生氣,把碎片掃到了壁爐邊上。帶我去曬太陽,我們走到水井房讓我把手放在出水口,當清涼的水流過我的一隻手的時候,她還在我的另一隻手上,拼寫了“水”這個詞,先慢寫後快寫,讓我明白了“水”的含義。沙利文小姐還幫助海倫寫演講詞,當其他老師在黑板上畫圖形,海倫看不見時,她會用細鐵絲做成圖形讓海倫摸。沙利文小姐聽老師講得話,會把那些話翻譯成德語,然後用“手語”讓海倫看。她從來沒在海倫面前發過脾氣,也沒有批評過她,總是耐心的教她。讀完這個故事我很喜歡沙利文小姐,她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從不發脾氣,也不批評人,還很有耐心。我也喜歡海倫,因為她很努力。雖然她又聾又啞,還看不見,可是她獲得哈弗學院博士學位,還幫助別人。我們比她幸福多了,我們身體健康,都沒有她努力的學習。如果我們現在還不努力,有一天我們的眼睛也看不見了,我們會怎么樣呢?我們想乾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