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的作文作文指導

寫好作文的方法一:

開門見山

“開門見山”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指的是寫文章時直截了當切入主題的寫法。考生在一開頭就要亮出自己的觀點。這種方法在各類文章的寫作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達角度,可以是開頭直敘本事,也可以直接點題;既可以開宗明義揭示主旨,也可以單刀直入點明論點。這種寫法乾脆利落,入題快捷,所以是考場作文開頭的首選方法。

製造衝突

中考作文體裁一般以記敘文為主。寫作時,考生在文章開頭要善於製造矛盾,在矛盾中展開故事情節才能吸引人。寫作時,考生如果跳出常規“順敘”思維,製造矛盾衝突,就可迅速抓住讀者的心,吸引評卷老師讀下去。另外,在文章開頭即向讀者展現事件的矛盾焦點,利於增強文章的曲折性和可讀性。環境描寫既可以渲染氣氛,又可以襯托人物、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在文章開頭先寫一段場景、情節描寫,能為故事提供一個背景,將讀者帶到一個特定的故事氛圍中,起到引人入勝的作用。

善用名言佳句

文章開頭引用一些警句、名言佳句、詩句或俗語、諺語等,可以吸引讀者,突出中心。這種開頭法,也是考生容易掌握和便於使用的方法。在不偏離主題的情況下,考生還可在文章開頭引用一些常見的對聯,甚至引用歌曲中耳熟能詳的歌詞,以便引出下文的敘事抒情。這樣的開頭不僅容易喚起讀者的共鳴,還可增加文采,可謂一舉兩得。

寫好作文的方法二:

一、與自我對話,展示自我。我們要認識到:那種仿套作文,那種言不由衷的表達,就是自我的迷失,是集體失語;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個性的、活生生的“這一個”。我有自己的家庭,我有自己的親人、老師與朋友,我有自己的苦惱與快樂,我有自己的願望與追求,我有自己的特長與毛病,我有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我有自己留下的一串深深淺淺的腳印……我是自己的摯友,我是自己的敵人,我是自己的評判者,我是自己的監督人,我是自己的安慰者……寫作實際上就是推心置腹地與自我對話,認識真實的自我,展示血肉豐富的自我,展示一個獨特的世界。這種“對話”機制一旦形成,同學們的自我意識便逐漸增強,自我概念便逐漸確立起來。

二、與自然對話,豐富自我。大自然是我們的家園,是非常豐富的礦藏,是養育我們的母親,同學們要投身自然的懷抱,與自然對話,這樣不僅會感到身心愉悅,而且會豐富精神世界。這種“對話”,不只是身形的接近,而且是心靈的融入,如李太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如朱自清“那醉人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無論是花、草、蟲、魚,還是風、霜、雪、月,只要同學們能用心去聆聽,用情去交流,就能呼吸到它們的氣息,就能傾聽到它們的聲音。置身荷塘邊,可以聽到陽光灑落在荷花上的聲音;徜徉林陰道上,可以聽到月亮穿過樹梢的聲音;靜觀夕陽西下,可以聽到太陽落山的聲音……真正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了,自我的情感也就豐富了,奇思妙想也就產生了。

三、與社會對話,走出自我。我們要成為富有個性的人,不是那種孤芳自賞、顧影自憐、吟風弄月、多愁善感的“小我”者,而是關注人生、關注社會、大氣凜然、才氣沛然的“大我”者,像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像岳飛“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像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像秋瑾“拼得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像毛澤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因此,我們應當強化自己在社會舞台的角色意識,注重與周圍人的交往、交流、和諧相處,尊重自己,珍視生命,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樣,我們就不過於沉迷於身邊的瑣事,所思、所寫的就不只是一己的悲歡,而是到社會的大舞台來展示自我的個性、自我的風采。

四、與大師對話,提升自我。所謂大師,是那些在人類發展過程中,代表著時代進步的、影響歷史進程的、影響人類思想的領袖式的人物、頂尖級的巨人,包括思想大師、文學大師、科學大師等。這些大師“都是不可重複的,因為他們的智慧都是獨一無二的。接近巨人,只有通過智慧的階梯。如果一個人不進入巨人的生活中去,那將是人生最大的遺憾之一”(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喬治·賓語)。跟大師對話,就是對自身的一種觀照,就是通過追慕靈魂來拷問靈魂,從而慢慢地擺脫“小我”,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所以,我們要多讀大師們留下的經典著作,多讀關於大師的傳記作品,多接觸這些人類智慧寶庫中最鮮活的東西,讓大師的形象矗立在自己的心中,讓大師的思想滲透到自己的血液中,讓自己成長為一個富有個性的大寫的人。

寫好作文的方法三: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彙庫”。語彙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彙,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彙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穫。”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么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佳句格言警句等。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彙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