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做好事高中作文【三篇】

【篇一】

“學習雷鋒,好榜樣……”3月5日是學雷鋒日,我哼著歌走進了我的學校——時代國小。

我得知了我們班要去擦公共腳踏車租借亭,學習雷鋒精神後,十分興奮,那畢竟是要走出學校,為公民們服務啊!吃完午飯,我迫不及待地將抹布打濕並折好。正巧,我書包里有一包濕巾紙,我也把它拿了出來,和抹布放在一起,便等待排隊了。

終於,我們走出校門,來到不遠處的一個公共腳踏車租借亭。我們組被分到擦查詢台。這不但是個體力活,也是個技術活。查詢台的一側有塊螢幕,可以進行自動查詢。而我們既要把它擦乾淨,又不能將裡面的零件損壞,我不禁躍躍欲試了。

我跑到查詢台邊,仔細地把那塊粉白相間的抹布對摺兩次,疊成一個邊長約十厘米的正方形。我捏起抹布的兩個角,在一旁空地上抖了抖,讓抹布更乾一些,這樣在擦拭時不會有許多的水流下來,溜進螢幕下面的凹槽里。整理好抹布後,我右手托著它,向那玻璃螢幕便靠近。我將它緊貼著螢幕,輕輕地按著它,一上一下地挪移,把這塊螢幕擦乾淨。擦了一遍後,我發現長方形的螢幕的角落中,還有一些灰塵。我把抹布平鋪著,想用它的一角去清理灰塵。但是,事與願違抹布的一角太大了,伸不進那螢幕的角落中。正當我一愁莫轉之際,忽然,想到了我還帶著濕巾紙,我的眉頭頓時舒展了。我急忙從一包濕巾紙中抽出一小張來,用小指抵住它的一個角,小心翼翼地把縫隙里的灰塵都清理乾淨了。

中午的陽光照在那塊玻璃螢幕上,它也映出了太陽的光輝,閃閃地發出金色的光芒,如晶瑩的鑽石般,和太陽遙相呼應。我看著這塊玻璃螢幕,不禁一愣,轉而笑了。雷鋒曾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他這種無私奉獻、撫貧濟困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篇二】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春天的美麗,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雷鋒

三月,充滿朝氣的季節,而這朝氣卻被萬物譜寫。在春天裡,小草探出頭兒要張望世界,默默地為大地披上了綠裝;樹木的嫩芽兒也不甘示弱,爭先恐後地冒出來,向世間問好;一切的一切,都有著嶄新的面貌。

三月的風兒瞬間向我們吹來,帶著雨露和清香。話說“三月風,學雷鋒”,說起雷鋒,我們不得不向他致敬,雷鋒的一生,我們也不得不感嘆。有人說,雷鋒讓自己一生都在為人民服務,是在履行自己當初的諾言。

那時候雷鋒還小,就成了孤兒,鄰居家的六叔奶奶收養了他,他覺得自己寄住人家籬下,應該幫助六叔奶奶家,所以常常上山砍柴,可是,當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婆霸占了,不許窮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鋒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著雷鋒破口大罵,要雷鋒把柴運到她家,並搶走了雷鋒的柴刀,雷鋒哭喊著要奪回砍柴刀,可是那地主婆竟舉起柴刀狠狠得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連砍三刀,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山路上。雷鋒趕忙捂住傷口,忍住疼,兩眼瞪著地主婆,雷鋒嚷道:“總有一天,我要報仇!”從此,雷鋒手背上留下三條傷疤。

雷鋒為了讓這種不公平的社會現象不度發生,他發奮讀書,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沒同意,但把一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團長,積極參加土改。那年夏天,鄉政府的黨支書供他免費讀書,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時間裡,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並榮獲“節約標兵”和“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他曾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就這樣,為人民做好事,發揚著正能量。

我們作為正值青春的高中生,是不也覺得自己該做些什麼才好呢?

對,他,雷鋒叔叔,我們三月里的楷模,我們要為他繼續發揚正能量,讓我們伸出雙手,去給世界朝氣,增添色彩,向雷鋒叔叔學習!

【篇三】

雷鋒精神產生自特殊的年代,人們學雷鋒,更多地象是在搞一場運動、完成一項組織交給的任務,由自發變成了命令、由主動變成了被動,學雷鋒行動,也離真正的雷鋒精神越來越遠,成了一種為教條主義的政治服務的形式。在形式主義的支配下,學雷鋒就是為了應付一下,就是喊幾句政治口號。久而久之,也就使人們對於學雷鋒產生了厭惡、懷疑、和逆反心理,進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導致最後,連雷鋒精神,都沒有人相信了。

應該說,從以前狂熱地學雷鋒,到懷疑雷鋒精神,是一種社會進步,因為他代表了獨立思考的人文精神。到了今天,又有許多人開始重新思考雷鋒精神,則標誌著我們社會心理的進一步成熟:我們既不能想從前那樣的狂熱和盲從,也不能就因此而一概否定。剝離那些具有濃厚時代色彩的字眼兒,不難發現,雷鋒精神其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基本的生活準則和道德標準。

首先,我們拋開雷鋒精神的形式主義外殼,就會發現,雷鋒精神的實質,就是愛,愛別人、愛生活、愛工作、愛自己。我們從雷鋒生前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雷鋒那充實、燦爛的微笑,我們的確能從他的笑中,體會到春天般的溫暖、體會到他發自內心的快樂。雷鋒幫助了別人、溫暖了朋友,也快樂了自己。雷鋒是個孤兒,從小就得到了鄉親們、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和愛。因此,他的“我把黨來比母親”的感受,是發自肺腑的。他從別人那裡得到了寶貴的愛,又把愛回報給社會。他的愛和奉獻,是有著堅實的社會基礎和豐富的情感理由的。

因此,雷鋒精神並不過時,或者說,雷鋒精神並不是雷鋒獨創的,雷鋒精神的實質,就是愛,而互助互愛是人類最古老、最美好的情感和精神。雷鋒,是一個把愛弘揚光大到一定境界的人。人類永遠都需要愛、渴望愛,愛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所以,雷鋒精神當然也永遠不會過時。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那么多人因為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而感動,才會有那么些不認為自己是在學雷鋒的中外活雷鋒。雷鋒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博愛精神沒有走,以愛為核心的雷鋒精神,是永遠都不會珉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