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魯迅《藥》的鬼氣營造高中生作文

《藥》的故事開始於秋的後半夜:屋外是烏藍的天,見不到陽光,談魯迅《藥》的鬼氣營造。一些夜遊的東西在四處遊蕩。此時屋內,一個中年男子忽然做起,接著擦著火柴,他的臉在火柴的光下忽明忽暗,甚是可怕。就在這時,裡屋又傳來一個老女人的聲音,這聲音不是少女聲音的柔和,也不是青年聲音的強壯有力,而有些異樣。這個人走向一間黑的屋子,裡面傳來窸窸窣窣的怪聲和人的咳嗽聲。

這就是故事的開端,開端就引人進入一種陰暗、怪異、恐怖的氛圍中。

接著向下讀,文章的環境描寫穿插著詭異的色調。

老栓走向刑場的路上吃了好幾驚,若是普通祥和的氛圍,人一樣不會總吃驚,心態是很平和的。他看到有人從他前面走過,回頭看自己的眼神像是見了食物,眼裡閃出攫取的光。讀者不禁會想,這哪裡是人,分明是野獸。不!野獸不會有人的身軀,分明是鬼。緊接著,魯迅就寫到,老栓見許多古怪的人,鬼似的徘徊。老栓接著走,看到了兵,衣服上有大白圈、暗紅色鑲邊。這或許能與下面的鮮血饅頭照應吧!不管怎樣,它讓我想起了死人用的花圈。老栓看到了一群人的後背,像被無形的手捏住了,如鴨。畫面此時定格了,讀者不禁覺得文章更加古怪了。

終於到了讀者明白老栓意圖的時候了。

魯迅是怎么寫的呢?他先寫的劊子手。一個渾身黑色、眼光如兩把刀,手中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他不像是人,簡直一個地獄使者。黑白紅三色給讀者超強的視覺衝擊,尤其是滴血的鮮紅饅頭,再加上黑衣人,昏暗的天,鬼影似的行人,不得不使人心起寒意。

老栓終於到家了。讀者的心似乎也該放下來了。可接下來。對燒饅頭吃饅頭的描寫又讓人心中一震。

碧綠的荷葉包上鮮紅的人血饅頭。怎么想,怎么讓人不敢恭維。平常都說紅花綠葉美,可魯迅筆下的鮮艷的紅綠搭配著實讓人嚇了一跳。燒饅頭的火焰是紅黑色的。紅色與黑色此時顯得如此滲人,讓我想到什麼“黑風老妖喝人血”之類的故事。

不一會兒,饅頭弄好了。散發出一種奇怪的香味。香味到可以理解,革命者的鮮血嘛!可奇怪的香味就讓人心生怪異,談魯迅《藥》的鬼氣營造。紅白饅頭變得烏黑,打開它的心裡竄出一道白氣。如果這是個童話,我肯定會想,白氣里說不定會竄出個妖怪,出來作惡;要不然就是一個神滿足別人的一個願望。不管怎樣,這裡的饅頭竄出的氣總讓我覺得奇怪,和小栓一樣,有種說不出的奇怪。

迷信害人,神也不會可憐小栓。蘸了革命者鮮血的饅頭也不能治肺結核。結局是悲涼的。

故事的結尾,魯迅安排小栓的母親和革命者的母親一同出現,多么戲劇性的一幕!魯迅對死屍的描寫很嚇人:宛然闊人家裡祝壽的饅頭。又是饅頭,屍體像饅頭。讀者八成在想,但願自己在吃饅頭時別想到這個比喻。

革命者的墳頭開出了紅白的花,圓圓的排成了一圈。這讓華大媽和夏夫人都大吃一驚。這裡或許是魯迅對這個曾在寂寞里賓士的猛士的特殊關懷吧。“這花不像是自己開的”一句又營造出些靈異氣氛。墳地周圍是死一般的寂靜,枯草如銅絲,還有令人倒胃口的烏鴉。這樣的場景如同《父與子》的結尾對墳地的描寫一般。但屠格涅夫一句“不管埋藏在墳里的是怎樣地有罪,長開墳上的花朵卻用它們天真的眼神安然的望著我們”。簡潔的話語就讓讀者心生感動與溫暖。但讀《藥》的結尾卻沒有這種感覺。魯迅讓兩位母親都悚然的回頭,都害怕的回頭,望著箭一般的烏鴉飛走,畫面永遠定格於此刻。兩個肌肉緊繃的面頰,四隻驚恐萬分的眼睛,微張的嘴。

魯迅的筆就在這種恐怖氛圍中停止了。《藥》的文章底色就是灰暗的,詭異的。而且文章總在出其不意間出現恐怖景象。如黑衣人突然出現在老栓面前,突然拿出鮮血饅頭。日本的恐怖片之所以嚇人的原因之一就是出其不意:夏夜的涼風吹拂著小A,小A安穩地睡著。突然,一個鬼出現在窗外……我想有哪位導演再想拍恐怖片,可以看看《藥》,相信定會從中找到靈感。

我想《藥》之所以把文章底色定成“鬼片”風格,是因為故事本身是悲涼的。在寂寞里賓士的勇士真的很寂寞,很悲涼。他的死沒有喚醒民眾,反而遭來鄙薄。而舊時的民間迷信真的好愚昧,本身也詭異。人血竟然能治肺結核?可悲的是相信它的民眾更愚昧。文化的落後讓魯迅對中國文化進行了批判,批判得那么有力深刻,直指人性中的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