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站在魯迅像前作文600字【三篇】

篇一

說起魯迅這個人,關於他的事跡,我想多多少少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吧。我們說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今天我們就來走近魯迅,了解他。

魯迅,浙江紹興人。1898年更名為周樹人。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頭髮像刷子一樣直豎著,濃密的鬍鬚形成了一個隸書的“一”字。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魯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了散文集《朝花夕拾》、《故鄉》,小說集國文學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除此以外他還寫《吶喊》、《彷徨》,雜文集《墳》、《熱風》……

我看過魯迅先生寫的《狂人日記》,他運用了日記和精神病人內心的獨白方式把他所想表達的內容發揮出來。那時候的人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而魯迅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存亡,在這生死悠關的時刻,他拋棄了學醫的夢想,踏上了革命的道路,用手中的筆跟敵人做戰鬥,用手中的筆挽救中華民族的靈魂,讓人們知道祖國的榮辱興衰。

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里,魯迅是一個樂於助人、不怕挫折、具有頑強鬥爭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一個人,而在蕭紅眼中的魯迅是一個直爽的人。魯迅這個人不知道受到了多少人的愛戴與敬佩。

魯迅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值得我們敬佩的,他一生為我們寫了那么多的作品,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文學寫作中,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值得我們為他驕傲。

篇二

魯迅,一個神聖的名字,像所有被推到高處的神話人物一樣,在魯迅周圍始終有一種威懾的氣氛和蠻橫的力量,壓迫著我不敢雙眼直視他。他是作為一個不可言說的奇蹟存在的。

從小康家庭而墜入困頓,在每天店鋪和藥店的循環往復之間看清世態炎涼;從紹興到南京學洋務,在奚落和排斥中與親人分離;從中國到日本致力醫術,在外人的歧視中發現國人的麻木不仁;從彷徨到吶喊,在萬難被毀的鐵屋中大嚷挽救將從昏睡入死的民族……誰能在如此特殊的年代有著如此特殊的經歷?在我認識的人中想來也只有魯迅了吧。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面對政府的“圍剿”和*,面對“御用文人”的誹謗和風刺,面對廣大人民的的麻木愚昧,“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是向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成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生在近代,卻無時無刻不警示著一代一代的後人。讀過魯迅的作品,個個醜陋的中國人:奴性、面子觀念、看客心態、麻木、卑劣、自私、狹隘、保守、愚昧等等都揭露無遺,即便是現在,我們的身上仍殘留著它們的種子,行走在社會上仍處處可見。魯迅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審視著當時甚至現今的社會,對醜惡,陋習,弊病進行著無情的揭露批判,多么深刻。

魯迅精神並沒有隨著時問的推移被人們淡忘,它已經播散到每箇中華兒女的心裡,激勵著我們直血現實,勇於反省自我,不斷前行。

篇三

這張臉有點不買賬,有點無所謂,有點酷,有點慈悲。看上去一臉的清苦,剛直,坦然。面孔黃裡帶白,瘦得教人擔心,但精神很好;一根根頭髮精神抖擻地直豎著。對,他就是魯迅。魯迅是中國的文學家,他的著作很多,其中最的是《阿Q正傳》。

魯迅有許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一個是我印象最深的:有一天,魯迅穿著一件破舊的衣服上理髮院去理髮。理髮師見他穿著很隨便,而且看起來很骯髒,覺得他好像是個乞丐,就隨隨便便地給他剪了頭髮。理了發後,魯迅從口袋裡胡亂抓了一把錢交給理髮師,便頭也不回地走了。理髮師仔細一數,發現他多給了好多錢,簡直樂開了懷。一個多月後,魯迅又來理髮了。理髮師認出他就是上回多給了錢的顧客,因此對他十分客氣,很小心地給他理髮,還一直問他的意見,直到魯迅感到滿意為止。誰知道付錢時,魯迅卻很認真地把錢數了又數,一個銅板也不多給。理髮師覺得很奇怪,便問他為什麼。魯迅笑著說:“先生,上回你胡亂地給我剪頭髮,我就胡亂地付錢給你。這次你很認真地給我剪,所以我就很認真地付錢給你!”理髮師聽了覺得很慚愧,連忙向魯迅道歉。

魯迅真是聰明,用這種方法使理髮師自己承認錯誤,我要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