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江蘇卷作文失分警示:懷想天空

一位老人,衣著單薄,面色蒼白,坐在“吱吱”響的小竹凳上在路邊拉著破舊的二胡——這原本是我對秋天感悟的縮影。

為什麼?我也說不清,每次形容秋,我也只會用“悲秋”,“傷秋”,樹木凋零,滿枝滄桑,有一種“空”的感覺。就像三峽兩邊的猿猴悽慘的哀鳴,那是痛苦的尖叫聲,那是蕭瑟秋風的嘶鳴,更是鷹隼歇斯底里預備越冬而覓食般的聲響……秋天是個身心疲憊,血肉模糊的季節,我聽不到潺潺的流水,看不到藍天白雲,感受不到鳥語花香,整個秋天充滿了肅殺的氣氛,血腥的氣味,死亡的味道。

一到秋天,我便萎靡,心中總有一種淡淡的愁緒。那天,秋日的午後,我利用星期日半天的時間獨自來到“蝶趣園”放鬆自己的心情。

“媽,你看有那么多的黃蝴蝶!”一個幼稚的童聲傳入我耳。“黃蝴蝶?”我愕然,真可笑,那時是春天的瀟灑。這季節能看見黃蝴蝶,到底是小孩子,什麼都認不清。莫不是將落葉當成蝴蝶?!我心裡好笑道。“寶寶眼睛真亮,真的有許多黃蝴蝶,你看,他們飛得多自在啊,寶寶長大了也會飛,自由自在,幸福的飛。”這是一位母親的聲音。我感覺身子有點重,無力地轉頭望去,什麼?那不是從樹枝上輕盈下落,打著轉兒飄飄而下的樹葉嗎。不是幾片,是幾十片,陸陸續續像搖籃般,左搖右晃,又像一葉扁舟,隨風搖曳,落在地上,又被風吹起,轉著圈。小女孩站在樹下,歡樂著伸出雙手,抬起頭,想要抓住每一片樹葉。她的母親蹲在身旁,拍著手,唱著歌。

這種畫面,我很久都未見過了,突然,心中好像有一種鎖被打開的感覺,我有種從未在秋天有過的釋然。

“寶寶,秋天是什麼顏色?”“是金黃色,是黃蝴蝶的顏色。”“對,秋天還是寶寶快樂的顏色,是寶寶微笑的顏色。”女孩聽媽媽的話,更起勁地舞動起來,輕輕地捧起一片樹葉,輕柔地吻著。然後又拋起樹葉,“喲,我親了蝴蝶,呵……”

我已轉身離去,眼睛有點濕,我一直都很自閉,消極,我曾想,蝴蝶必在秋天中滅亡,秋天是更能配得上靈魂回家的季節。但我竟然流淚了,原來我也這么兒女情長。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是黃金色的,活了這么大,才真正感受到秋天的意蘊。

我始終不能忘記女孩的笑聲,在我的眼裡,那永遠只是樹葉,在女孩眼裡,卻是一隻只輕盈、美麗的黃蝴蝶,因為黃蝴蝶飛進了女孩的眼中。不知怎的,我也看到了一隻黃蝴蝶,她沒有落下,而是奮力地撲動翅膀飛向了遠方,也許是女孩眼中的那隻秋蝶飛進了我的心裡。

此刻,我對秋天油然生出新的寫意。

名師點評

本文是一篇富有詩意的記敘文。作者抓住“秋蝶”這一物象,通過對秋天的感受的前後對比,鮮明地表達出對美麗的人生的珍惜,對生命中的靈魂的追求。其中,年輕的媽媽和童稚的女孩的兩幅畫面的描寫,極其生動、形象。當天真爛漫的女孩看到漫天飛舞的落葉時,母親將錯就錯地詮釋為舞動的“黃蝴蝶”,而女孩終於與“黃蝴蝶”共舞的情景,讀後的確使人感動不已。

然而,所不足的是全文沒有以“懷想”來統帥全文的內容,也沒有用“天空”二字來組織安排材料。因此,有一種游離於題目之外的感覺。當然,如果採用醫治的辦法,本文完全可以加工為滿分作文。例如,在開頭和結尾都用上“懷想”或“懷念”,且前後照應。主文部分的“秋景”“秋蝶”的事物描寫都安排在自然“天空”和人文“天空”之下,那么,這就不失為考場佳作了。

(朱慶和)

名師簡介

朱慶和,中國教育實踐專家。中國語文報刊協會課堂教學分會第一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理事。全國中學語文教改研究會研究員。在《教師報》等多家報刊上發表文章800餘篇,主編或參編教學用書25本。被收入《中國當代教壇名人》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