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高淳有句俗語:“端凳子給別人坐,就是端凳子給自己做。”這足以說明,“讓”是一種美德,別人快樂了,自己也得到了一份收穫。

“讓”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車讓人,讓出一份安全;車讓車,讓出一份秩序;人讓車,讓出一份文明;人讓人,讓出一份友愛……

在這個社會上,“讓”隨處可見。同學們都應該乘坐過公車吧!公車上的“讓”最普遍的也就是“讓座”了。

有一年清明節,我和父母搭乘著公車去鄉下祭拜我的外公。坐在座位上,看著車窗外美麗的景色:大片大片金黃的油菜花種植在土地上,就像金山一樣,發出閃亮的光芒;野花野草在風的引領下,快樂地扭動自己的腰身,邊跳起歡快的舞蹈,邊和我們揮手……欣賞地入迷的同時,司機的剎車把我從美麗的景色拉到了現實,我看到一位老人,她大約有六、七十歲左右,正環視著車內,看看有沒有座位可坐。誰知車廂里已經坐滿了人,只好失望地拉著吊環,等待一位好心人為她讓座。我看著別人無動於衷、只顧著自己的表情,實在看不下去了。起身對老婆婆大聲地說:“奶奶,你是不是沒有座位可坐?正好我也坐不下去了,您老就坐這兒吧!如果您暈車,這個座位正好臨近窗戶,您可以開窗透透氣。”話音落下後,所有的人都看向我。老婆婆也驚訝地不知所措:“真的嗎?小朋友?”“是的。”老奶奶鬆開吊環,坐在我的座位上,滿臉謝意:“謝謝你!本以為我今天只能握著吊環站在車廂上,沒想到這位熱心的小朋友幫助了我。小朋友素質好,父母也教導有方吶!”我紅著臉,坐在媽媽的腿上。媽媽讚許地對我說:“今天你可做了一件好事呀!”

其實,不僅僅人有這種美德,連動物也有一種謙讓的意識。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的是兩匹馬同行,一匹將另一匹的脖頸咬傷了,結果被咬的反而主動安慰因咬傷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馬。故事雖小,卻揭示了天地間動人的品德,那便是讓。

寓言中動物的讓是以德報怨,佛教中彌勒的讓是“肚裡能容天下事”。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對別人的困難卻置之不理。連動物都懂的謙讓,那么這些人,也就是自私自利的人,他們連動物也不如!

當然,讓同“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輕易原諒自己,那不是讓,而是懦夫。“寬以待人”,也得先看對象。讓不珍惜讓的人,是濫情;讓不值得讓的人,是姑息;讓不可饒恕的喪盡天良的人,則是放縱。所以,讓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門學問。

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發生的決不是兩匹馬這樣簡單的事。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讓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淨;正因為讓似火,使平淡通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為有這詩般的讓,才賦予人生以藝術,賦予生命以永恆。希望大家都能有這種“美德”,讓社會上的每一個地方都開滿“謙讓之花”、“美德之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