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作文

生活作文(1)

培根說過:“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的憂愁。”是啊,生活中,快樂和憂愁相依相伴。你知道怎么正確得對待他們嗎?誰也不知道,只不過,我喜歡向朋友傾訴。

有一次,我參加了宣州區舉辦的一次英語比賽。由於我是從上海轉來的,所以英語特別好。預賽輕輕鬆鬆就通過了。然而半決賽可就難了很多:要表情豐富,口語流利,神情自然,還要準備英語故事稿,並背下來,再參加比賽。表情豐富和口語流利,我都達標了,但神情就是不自然,總是很緊張。唉,儘管我一直在努力放鬆,努力背誦,努力運用肢體語言,但一上台,腦子霎時間一片空白——結果,不說也知道了:我落選了。

我聽到這個訊息,心情頓時由陽光燦爛,變為陰轉小雨。唉,我怎么就這么緊張呢?我努力做到不緊張,可前提是能做到,而我現在做不到。心情別提有多沮喪了!這時,我想起了上海的“死黨”——李嘉祺。對啊,我可以向他訴說,來轉變心情啊!

於是,我來到電腦前,打開qq,找到李嘉祺,點擊“視頻”,開始“面談”了。“在?唉,我真倒霉啊!這次的英語比賽居然落榜了!唉!好失落啊!”我一見面,馬上就開始了傾訴。“喔。”李嘉祺漫不經心地回答了一句。“你也不安慰安慰我!你也太不夠義氣了吧!”我怒火衝天了。他仿佛意識到了什麼,語調一轉:“你沒事吧?唉,一次落榜有什麼關係,下次努力,爭取上榜不就行了嗎?”我聽了,猶如聽了一位哲學家的哲理,茅塞頓開。對啊,這次不行,下次努力,不就行了嗎?我在心裡不斷地重複這句話。李嘉祺不愧是我的“死黨”,真了解我,我差點就自暴自棄了。真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啊!

有的時候,在被憂愁困擾的時候,往往朋友的一些安慰你的溫暖的話語,會給你帶來希望,給你帶來自信。我因為有這么一個朋友,所以很深知這一點。

大家,在憂愁的時候,找朋友分擔,在快樂的時候,找朋友分享。這才是健康生活的第一步!

生活作文(2)

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不同的事,有傷心,悲哀,難過,但是只要哭一哭,然後再自我安慰一下,就可以再重新笑起來,重新爬起。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活得很順利,沒有人走的是康莊大道,坐的是駛在風平浪靜的海上的小船,偶爾也得被玻璃片或小碎石劃破腳,偶爾也得嘗試一下被狂風卷捲起來卻又安全的活下來的刺激心情。這個世界上沒有神,所以沒有十全十美。

我自認不是一個樂觀的人,也沒有什麼頑強,獨立的精神。當我遇到什麼困難或麻煩時就會往壞處去想。比如做試卷的時候只剩下5分鐘,我就會很擔心:要是來不及做完試卷怎么辦?這次考試肯定會考砸了,回到家肯定會被罵了……連未來的事我都想到了。不停的擔憂來擔憂去,結果卻浪費了最後幾分鐘,還是沒來得及做完試卷。垂頭喪氣地交上試卷,心中滿是低落,腦袋還再不停地轉來轉去:要是剛才的判斷題再仔細點就不會錯了,要是……這時便會勾起一抹苦笑安慰自己:再也沒有要是了,因為世界上沒有多啦a夢,所以沒有時光返回機。不過轉念一想,如果自己不是一直在擔心時間很緊迫之類的問題,可能會抱著平靜的心態去做試卷,或者抱滿信心地認為幾分鐘已足夠了,可能就會在最後關頭把試卷做完,而不是走馬觀花,馬馬虎虎的做完試卷,以至於犯了一些不該犯的錯。

就像是兩個走在沙漠上的人,一個人對著僅剩的半瓶水憂愁地說“:唉,只剩下半瓶水了。”而另一個人卻持著不同的心情,他看著那半瓶水開心地說“:啊,太好了,還剩下半瓶水!”這兩個人面對著相同的局面,對待的態度卻有著天壤之別。如果你是像第一個人那樣想的話,就只能感覺到恐懼和對生活的不甘;要是你是像第二個人那樣樂觀地想,那么你就會覺得上天的仁慈和對生命的熱情。兩種不同的態度,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嘗試用笑容去迎接任何事物,遇到困難的確是很難解決,先不要自尋煩惱,試著從另一個開心的角度去觀察,別往死胡同里鑽,幸運之神可能就會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喔。你就會發現,原來不是上帝對你不好,而是你沒有察覺到生活中的無限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