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的發現國小作文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許多奇怪的現象,只要我們觀察就會有所發現,小編收集了觀察中的發現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觀察中的發現

星期二,品德老師在課間叫我們回家做兩個小實驗,一個是:在杯子裡放十粒紅豆或是十粒黃豆、綠豆,再放點水,另一個是:把一根樹枝放在杯子裡,同樣再放點水,然後仔細觀察,豆子會發芽,樹枝會長根。

回到家,我馬上按品德老師說的做了這兩個小實驗,每天早上,一起床,我就來到小實驗旁,仔細觀察一番,第三天早上豆子終於長出了點點嫩芽,第四天早上又長出嫩綠的葉子,後來嫩葉漸漸長大了,顯得多么神奇!

可是另一個實驗一點動靜都沒有,一天、兩天、三天……還是沒有像品德老師所說的樹枝能長出根,只見另一個實驗我沒有做成功,覺得有點失望。雖然這個實驗沒做成,但兩個實驗我做成了一個,還是讓我覺得這次的實驗挺有趣的!

小朋友們有時間,你們也去嘗試一下吧!哈哈哈哈……

第二篇:觀察中的發現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許多奇怪的現象,比如說:當大雨即將來臨,螞蟻總會搬著食物往高處跑;小蝸牛走過的道路總會留下一條痕跡;到炎熱的夏天,小狗總會伸出舌頭喘氣······這是為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去年夏天的一天,家裡開著空調,我在屋裡寫作業,這時鄰居家的小狗茜茜跑進了我家,趴在涼涼地板上伸著舌頭喘氣。我看見了,站起來想把它趕走。可是,無論我又踢又打,它還是賴在屋裡,不想出去,可能是屋裡涼快吧,看他可憐兮兮的樣子我也就不理它了。可是,我看到它總是伸著舌頭呼哧呼哧的喘氣,心想:茜茜這是怎么了?是跑累了么?它為什麼總是伸著舌頭呀?我想不明白,於是,就打開電腦,上網看個究竟。

結果上網一查我才明白,原來,是因為小狗的皮膚上沒有汗腺。人類的皮膚上有汗腺,熱的時候一出汗就會把體內的熱量散發出來,而狗的身上卻沒有,只有舌頭上有,因此它們只有把舌頭伸出來才能讓汗水蒸發掉,以此來降低溫度。

小狗吐舌頭的謎底終於揭開了。這使我真正領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萬物生靈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小動物們也各自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時,它們的方法會讓你意想不到,我知道,自然界還有很多解不開的謎團,等著讓我們努力研究發現。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做一名科學家,認真地研究探索大自然,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三篇:觀察中的發現

在活力十足的上海,有個名叫“昆蟲館”的昆蟲世界。

走進昆蟲館,要先過一個小竹橋,下面有一個大玻璃缸,裡面養著一些水蚊子,水蚊子的腳細的跟一根筆芯差不多。正因為這樣,所以蚊子才可以浮到水面上吧!

過了小竹橋,有一隻被關在缸里的眼鏡蛇就要馬上映入你的眼帘。

這條眼鏡蛇有4米長,它的脾氣非常不好,如果你指著它的嘴巴,它絕對不會對你手下留情,張開它的大嘴,把那舌頭靠在那玻璃。這時,你一定會嚇得哇哇叫。那蛇呢?把大嘴收回來,好像在說:“看看,這就是碰我的結果。”

我們繼續往下走,來到一個缸子前,如果你不仔細看,是永遠看不出來那種昆蟲。其實呀,這隻昆蟲是昆蟲界的“偽裝大師”——青竹絲。這隻青竹絲的顏色是咖啡色,跟樹幹的顏色一模一樣,說以敵人來了,它們就“變”成一根根咖啡色的樹幹。

遊玩昆蟲館後,如果你感覺有點依依不捨,那沒關係,你可以親手做一個標本帶回家,這樣,你就不會忘記上海有這么一個美麗的昆蟲世界啦!

第四篇:觀察中的發現

雨過天晴之後,空氣特別的清新,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小區的中庭玩耍,突然間我發現在在小花園的石縫中有幾隻可愛的蝸牛,於是我就找了一個瓶子把蝸牛裝進去並帶回家了。

因為有了這幾隻蝸牛,我就沖當了飼養員了,因為不知道蝸牛要吃什麼,我只好選了幾隻蝸牛可能愛吃的食物,比如菜葉啊、小米啊、花生啊、放進了瓶子裡讓蝸牛自己選擇糧食了,然後我就在旁邊靜靜地觀察起來,不一會兒只見蝸牛朝菜葉的方向爬了過去,蝸牛往菜葉的邊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可能是餓壞了,蝸牛把整片菜葉吃光了,我看見蝸牛的身上有幾粒黑黑的東西,我靠近一看,呀!好噁心,居然是蝸牛的排泄物,而且還是從呼吸孔的旁邊。

我想看看蝸牛還有什麼特點,突然,我的眼睛停在蝸牛爬過的地方,竟然有一條直線的痕跡,我仔細一看。原來是蝸牛身上的一種體液,我想這應該是蝸牛自我保護的一種體液,留下痕跡才不會忘了回家的路。我還在課堂上有聽老師說過蝸牛是一種不怕水的動物,我就做了個實驗,端來了一盆水,把蝸牛放進水中間裡去,我安靜地看著,只見蝸牛不慌不忙地往盆子的邊沿爬去,身子一縮一縮地往盆子上爬,不一會兒就爬上了盆子的外面了。我興奮地叫道:“蝸牛真的不怕水。”真是個勇敢的小傢伙!

我喜歡蝸牛,希望蝸牛也不要怕我,這樣我們就能成為好夥伴了。

第五篇:觀察中的發現

小李是個喜歡新鮮事物的人,中國的、日本的、美國的、英國的……一些國家的新聞他無所不曉。最近小李期末考試三門總分得了298分。所以爸爸為了表揚小李,準備帶小李去大森林裡玩。

小李和爸爸跟著旅遊團出發了。來到大森林,地面到處凹凸不平,一棵棵大樹蒼勁挺拔,花草叢生……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夜幕很快就降臨了,小李和爸爸和旅遊團在一處休息,人們把帶來的乾糧拿出來吃。這時遠方出現了幾個亮點,我走進一看,原來是幾隻螢火蟲,在夜晚之間快樂的飛翔著,好似一位花仙子下凡人間,在“採摘花蜜”,可是一隻螢火蟲飛到小李跟前,停在一隻小蝸牛身上。小李好奇的問爸爸:“螢火蟲在乾什麼?”爸爸答道:“螢火蟲在吃蝸牛”小李生氣的說:“你騙人,我才不信呢”可在這時螢火蟲凶相畢露了。原來它是通過蜇咬,向蝸牛的身體裡注射一種毒液,以此來麻醉它,其實螢火蟲的顎是很小的,尤其是前端,用肉眼看是沒法看清的,用顯微鏡才能看清,而且它的顎是很尖利的,像一根頭髮絲那摩細小,但是非常鋒利。其實說實話螢火蟲的毒液並不是毒性很強的,所以蝸牛隻要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不會受太大的影響,因此這種毒也只是其暫時麻痹的作用,等到蝸牛不能動彈了,這種毒液的另一種功效有發揮出來了,那就是讓蝸牛的肉體變成液體,那時再用顎來吸食就可以了。小李把螢火蟲吃蝸牛的經過用照相機拍了下來,還拍了很多大森林的美景,依依不捨的回家了。

到來學校,小李把照片給同學們看,同學們看了以後都說:“這個世界真是豐富多彩呀!還有許多東西等待我們發現和探索呢!正如巴甫洛夫所說的觀察,觀察,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