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完美的自己作文

作文一:完美的自己

我不是你,我將無法做到像你一樣完美,像你那樣個個都疼惜你,你有你的方式,我有我的方式去做事情,人各有所長,各自將有屬於自己的天堂,但我相信 ,我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總有一天我有會飛向我那片湛藍的天空,因為我是一隻鳥,一隻沒有約束的鳥兒。

我是一隻鳥兒,但卻總是無法逃脫人們對我的“捆綁”,我感到很無助,也許他們認為這是對我最好的幫助,也是最好的愛,也許,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才能讓他們真正的放心,讓自己變得堅強, 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

天空是那么那么的藍,世界是那么那么的大,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放開一切事物來進行一場瘋狂的旅行,明天的明天,將會是無約束的我,這就是不完美的我,雖苦惱,雖悲哀,但我真的有認真過好每一天,每一刻的時間,也許有些人,說再見,明天即見,有些人,說再見即將再也不見。

也許,不完美也是一件好事情,也許,失去一片綠葉,將會得到一片樹林。

現在不要苦惱於自己的不完美,切記過好每一天,過好每一天的你將是最完美的你,最具有魅力的你。不必用不完美的自己去博得完美的自己而燙下的句點。

因為不完美的自己,是最迷人的你。

作文二:完美的自己

世界上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幫助你,也沒有人會願意幫助你。父親曾對我說過;“不要單純的依靠或者相信任何人,凡事靠自己,那才是正確的選擇。”這句話,到現在,我都一直銘記在心中,那也是讓我努力成為完美的自己的目標。

所以我堅信自己要做一個完美的自己,不依靠任何人的“肩膀”,鹿晗曾說過“沒有遍體鱗傷,怎能活的漂亮”,即使路途艱辛,過程瀰漫著痛苦的滋味,一路上都布滿著荊棘,但我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世界上沒有免費的早餐,天上沒有白掉餡餅,幸運只是成功的另一個名字。

失聰的貝多芬,聾啞盲的海倫凱勒,全身癱瘓的奧斯特洛夫斯基,但他們都一一克服了困境,貝多芬創造了《命運交響曲》,海倫凱勒創造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奧斯特洛夫斯基創造 了《鋼鐵是怎樣練成》,他們在自己最廖困的時候,沒有放棄自己,不要為此而失去自己的生命,而在困境中前行,努力做一個完美的自己。這樣,我們有什麼理由放棄,原本可以做完美的自己。

成功與墮落一念之差,任何時候都不要只想著什麼都不做便能取得好的成果,有付出才有回報,種下種子才能生出茁壯的大樹。

努力做一個完美的自己,讓自己的世界得以廣闊,讓自己的眼界得以提升,看得更遠,走的更好。

作文三:完美的自己

臨近期末,事情就多;事情一多,就難以處理得當,然後就發現自己的“拖延症”,已經病入膏肓,真的得重視起來了。

我總是會在事情很多的情況下,拖著重要的事情不做,然後去選一些很無聊很不重要的事情去做,把重要的事情放到最後。雖然每次都能在deadline之前順利完成,甚至可能完成得還很不錯,但一直拖延,真的浪費時間。

搞不懂自己為什麼會這樣,雖然是個懶人,但這好像也不像是病症的癥結所在。於是,我只好求助網上的心理學大神們——百度了一下,大神們幾乎眾口一詞地認為,拖延症是由於追求完美!

我承認自己的確是個“完美主義者”,追求完美,聽起來好像是個很不錯的品質。但其實,它已經嚴重困擾了我,搞得我做什麼事情都是瞻前顧後,畏葸不前。每次一有任務,我總是覺得自己可能會做的不夠好,害怕結果的失敗,或是得不到他人的認同,最後就只好“什麼也不做”,把事情一拖再拖。尤其是在設計類的任務中,總覺得這個方案不好,不能突出自己的水平,或是容易和別人的idea撞車,又覺得那個方案不好,太高端,難以實現。最後的最後,我總是在猶疑不決,什麼也沒做出來!

大神們說,完美主義者常常是那種外在內負,內心自卑的人。這一點,真是再贊同不過了!身邊的同齡人,總是覺得我很厲害,很好,可我內心其實非常自卑,總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麼也做不好。於是,總是給自己定高目標,以期能與別人不同。可是,期望太高,太過追求完美,總是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甚至還衍生出了很嚴重的“拖延症”和“強迫症”!

可能小時候在一個父母對我要求很嚴的家庭里長大,於是,長大後,不自覺得把這種壓力背在了身上,只是,這一次,不是父母要求我背負的,而是我自己要背著的。相對於同學的輕鬆和看淡人生,我好像過得不錯,但其實壓力很大,並不十分開心。有的時候想想,其實我完全可以過另一種人生的——想起小時候在作文本上說,自己以後的願望是像陶淵明一樣隱居避世,現在看來,好像一場夢。

也許,是時候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