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議論文:論氣節

論氣節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我很久以來一直非常喜歡的一句詩,他的精神意義想必大家都和我一樣清楚——個人的氣節組成民族的氣節,所以它是一個民族傲立於世的精神支柱。

氣節是人的一種可貴的精神力量。齊白石老先生是是我國現代的國畫大師。1937年日寇占領北平時,他已70高齡,他憤然辭去北平藝專教授職務,閉門謝客,表示不與敵偽合流。冬天寒冷,全家寧願受凍,也不領敵偽的施捨,拒絕買畫給敵偽人員。為了擺脫他們的糾纏,他先後在門上貼上告示:“白石老人心病發作,停止見客”“切莫代人介紹,心病復作,斷難報答也。”“畫不賣與官僚”後來乾脆寫“白石已死”。

白石老人的高風亮節一直被後人稱道。可見氣節是一個人品質的最完美展現。

氣節,威武不移。1941年1月,新四軍軍長葉挺在“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逮捕,敵人軟硬兼施,企圖制服他。但是葉挺威武不移,堅持鬥爭,表現了一代革命者的崇高品質。他在獄中還寫下了大義凜然的《囚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軀哪能從狗洞裡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起燒掉!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記生!”

可見,葉軍長的氣節是多么堅定,他的所作所為不得不被後人所讚嘆。

朋友,在這個新時代,有了氣節才能行的端,才能坐得住。有了氣節才能面對困難,衝鋒陷陣,面對誘惑心如止水,面對名利泰然坦蕩,有了氣節,才能正視人際現實,才能非分明,明事理,才能讓陽光照耀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