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與永恆2

第2篇:瞬間造就永恆

總認為我們無法選擇永恆,只能選擇瞬間,或許瞬間可帶來永恆。--題記。

荊棘鳥放棄在叢林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卻選取擇了飛向荊棘的瞬間。也許這就是它的夢想。它為了夢想永往直前留下了永恆的美麗。

飛蛾不顧一切地撲向火源的瞬間,留下了美麗的身影,這個身影是永恆的。

流星划過天空的那的一瞬間,同時也在我心中畫上一條絢麗的弧線,永恆的心留下了永恆的弧線。

它們都用瞬間造就了永恆,是什麼使它們能用瞬間來造就永恆能量,是精神,是意志,是決心。

歷史如滾滾長河,之間又流過多少個瞬間,留下多少個永恆。

偉大詩人屈原具有高潔的精神,因此,他選擇了投汩羅江的瞬間,留下了形象高潔、愛國的永恆。

楚懷王聽信殲人讒言,罷黜屈原,在他彌留之際及力挽回,但楚懷始終不予重用,他苦惱,煩悶,憂國憂民又無力挽回,他選擇離開,離開污濁之地,保持自己的高潔,他投進入汩羅江。

屈原一生留下了多部作品,這些作品體現了他是一個高潔之人。其中《離騷》廣為傳頌,留下永恆的精神,之出淤泥而不染。

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他有堅強的意志,因此他放棄了死亡的瞬間,選擇了腐型,繼續完成他的《史記》永恆留在人世。

史馬遷因那一句為李陵求情話,而被貶為階下囚。進而又被判為死罪。他為了夢想,毅然選擇了萬人所恥的腐刑代替死刑,他忍受著"不孝"的蜚名,客群人的污辱。

其實司馬遷完全可以選擇的死亡的瞬間挽留自己的尊嚴,然而他放棄了這一瞬間。他與那被稱為"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永恆地活在人們心中,他的靈魂依就不朽。

而相比之下許多的革命烈士具有必勝的決心,因此選擇了犧牲的瞬間,來造就永恆的勝利。

廣為人知的,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邱少去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敵人的槍眼。黃繼光為了保密戰士所在的伏擊地點,在烈火燒身的情況下紋絲不動。

他們犧牲的瞬間,依然留下永恆。

瞬間可帶來永恆,只要你把那一瞬間的精髓,以樂觀的態度,堅強的意志度過那一瞬間,就能帶來美麗的永恆。好比貝殼它忍受了沙粒侵入瞬間的切膚之痛,蘊孕育出光彩奪目的珍珠,永恆地留在了世間。

當歷史長河流過了瞬間,永恆便尾隨而來。

簡評:每個自然段的開頭要空兩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