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牆隨處可見,如學校的圍牆,它是有形的牆,而可悲的厚障壁是無形的,有形的我們可以天天看見,  無形的我們也無法逃避。

有形的牆我看見的其多,拿豪宅的圍牆來說,它非常美,也有保護的作用,保護家庭里的東西;而無形的牆,就拿挺好的朋友來說,兩個同學上課互相幫助,下課不會題一起問一起作,到了考試:其中一個同學比另一個同學考的好了,另一個同學嫉妒的心理燃燒起來,以後再不和考好的那位同學來往了,所以他們之間就被無形的牆堵上了。

有人在築牆,就像圍牆,把家圍在裡面,讓人感到安全,美觀。而有人在拆牆,因為同學關係鬧的不融洽了,有可能是因為同學在學習上的幫助 。可過了幾天,又好了,同學之間又諒解了,這道牆又被拆了,有人在築牆,可不是圍牆,是朋友之間的關係,朋友之間的友誼破壞了,這就在給無形的牆“加油”;有人在讀牆,讀牆是因為朋友之間鬧的不可開交了,過路人在一旁譏諷,嘲笑,覺得這倆人太沒自己的風度了,叫讀牆。

我也築過牆,小時侯,爸爸在屋外築牆,我在一旁看著,很好玩。我也感到了安全,我也看到了美。我也拆過牆,那時一次考試,我有題不會,我問同桌,他不告訴,“哼!不告訴拉倒,以後不和你玩了!”我悄聲說。事後我又後悔了,我才覺得我失去了我的朋友,一個要好的朋友,我慢慢的拆掉這道可恨的牆,後來,我有看見了我昔日的朋友。我也讀過牆,一次放學了,我看見兩個朋友在吵架,最後,誰也不離誰了,我看清了這堵讓最好的朋友分開搭腔上的字,這行字讓這對朋友散開了。

有人要築牆,有人要拆牆,有人築起了那討厭的牆,有人拆了討厭的牆,如果世上有形的牆多了,人會感到安全,如果世上無形的牆少了,那么世上得人們會更和睦了!

簡評:作者巧妙地將有形的圍牆和無形的心牆進行了強烈的對比,流露出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嚮往,論述頗有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