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江水污染”研究調查報告

我從小生活在長江邊上,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我是吃著母親河的乳汁長大的。

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各拉丹東尼雪山西南側的沱沱河。它東流而下,奔騰不溪,用她們乳汁般的河水澆灌著全國 近40%的耕地,哺育了全國近一半的人口,世界上沒有哪一條江河能哺育如此眾多的人口!所以被炎黃子孫稱作為“母親河”。

長江自沱沱河發源後,浩瀚的江水從巍峨的雪山中奔騰而出,浩浩蕩蕩,曲折東流。它江寬水闊是我國南方的交通大動脈,素有“黃金水道”之稱。

然而,今天“母親河”長江正被垃圾一點一點的“吞食”

著,水質受到了嚴重的污染。

長江流域水污染主要來源於點源、非點源、流動源。非點源主要是指水土流失、農田排水等;點源主要是指沿江工業、生活排污口;流動源主要是指長江的船舶污水和垃圾。其中點源和非點源污染一直受到高度重視,但近幾年流動源的污染有增加的趨勢。

在長江上航運的船舶每年因艙底水產生污油就有6萬噸,因沉船而造成的油污染達100萬噸,長江船舶上常年生活的數十萬人,其生活污水的產生量與一個中等城市相當,長江上流動源的污染應引起高度重視,加強管理的治理。

近幾年長江化學品吞吐量已近500萬噸,這些船舶如在裝卸作業中超作不當,發生海損事件,則極易發生有毒化學品污染事故。1991年至1998年長江幹線共發生此類事故21起,雖然數量不多,但危害極大。1990年,一裝運苯酚的鋼甲駁船上行至荊江口沙嘴附近時,突遇間歇性鏇渦,該船因超作不當而翻傾,船上250桶苯酚至今仍未打撈上來。

據了解,長江作為我國東西水上運輸的大動脈,航運業十分發達長江幹線擁有港口221個,水運企業2500餘家,船舶11萬多艘,35萬客位1300多萬載重噸,主要港口年貨物吞吐量1﹒78萬噸,全流域運量約占我國內河水運量的70%以上。長江航運業促進了經濟發展,但也給長江水域和周圍環境造成了污染的破壞。據不完全統計,長江垃圾年產生量約有18﹒4萬多噸。船舶垃圾的危害在三峽庫區和葛洲壩江段表現尤為明顯。

素有“萬里長江第一壩” 之稱的葛洲壩前,白色泡沫和快餐盒連綿不絕,白茫茫一片……今年來,長江垃污染危害突出,葛洲壩受害尤深。漂浮的垃圾順江而下,在2600多米長的大壩前被攔阻堆積。1998年特大洪水攜帶的大量垃圾曾在葛洲壩前堆積成一道高達2~4米的“垃圾山”,迫使電廠停機,對船閘和電廠的正常運行帶來嚴重的影響。1997年3月,2號船閘800多隻廢舊輪胎掉入被迫停運檢修;1998年6月29日至7月18日,電廠因江面垃圾堆積造成發電機組停機51次,損失3651萬度電。

每當汛期來臨之際,電廠都要組織人手船隻打撈,後來又耗資170萬元,請人設計、製造了3台清污機,配備專門打撈人員來進行清污。

據調查,長江因沿岸26個大小城市的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年排水量已高達二百億噸,而且每年還有百分之三的幅度在增長,直接制約了長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全國大小河流的污染,乃至空氣污染等,都已直接威到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但是有些人還是無動於衷,一旦受到利益的驅動仍然至環境於不顧,置法規於腦後,繼續我行我素,使本來不容樂觀的環境,更加嚴峻。垃圾問題猶如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長期困擾著長江流域的人們。

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為保護中華民族的生存環境,徹底根治水域污染,使“母親河”保持清潔,為我們有一個良好生存環境,為中華民族保留一個美好的生存空間,我提出幾條建議:

一是大力宣傳《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增強環保意識;二是我國應加快長江流域環境保護立法步伐,對長江水質的保護實行上下連動;三是應加強長江流域各省、市的協調功能,統籌解決跨區域、跨流域的環境污染問題;四是大家一起來愛護環境,加強對無磷洗滌的認識,使用無磷洗滌用品,使環保觀念深入人心,讓我們的家園多一點清澈和明淨。

污染環境就是毀壞人類共同的家園,古人杜牧對此都能產生憂患意識,難道我們今天睿智的世人不更應該引起警覺嗎?為了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讓山更美,水更秀,天更藍,請讓我們人人都多一份環保意識,熱愛自然,保護環境,改善環境,珍愛生靈,節約資源,抵制污染,植綠護綠,為我們的家園獻出一份愛心吧!

作者:王睿驍 XX年5月6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