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與禍

福與禍是相互矛盾又相互聯繫的。

福與禍的含義有多種多樣,有生活上的,也有學習、工作、事業上的。安逸享受是一種福,事業有成是一種福,前者低級平庸,後者為人所追求;饑寒貧困是一種禍,在逆境中磨練是一種禍,前者為人所嫌棄,後者被人視為至寶。我們需要福與禍,當然是積極進取、知難而進的後者。

在《賽翁失馬》中,告訴我們福與禍是對立統一的,可以互相轉化。禍是福的源頭,福是禍的歸結。“不幸是最好的大學”成功是快樂的,但只有頂天立地、在逆境中成長的人才能得到。有人說過:“‘逆境是達到真理的一條通道’,‘逆境是磨練人的最高學府’”遭遇了禍,才會嘗到福的滋味。禍,可以加強我們的承受能力與素質。給予我們福,讓我們樂在其中。既然這樣,禍也不是件快樂的事么?禍後有福,福中求禍,其樂無窮啊!

“鋼鐵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里鍛鍊出來的,所以才能堅硬和什麼也不怕。我們這一代也是這樣在鬥爭中和可怕的考驗中鍛鍊出來的,學會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是啊,我們在禍面前必須有“福禍觀”。有句名言佳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古代這名言佳句中體現的“福禍觀”是把自己的福禍與天下人聯繫起來,想成大事,必受禍。這些人不為自己微小的福奔波,願全心全意為別人的福而努力,這種高尚的精神值得學習啊!革命期間有首詩:“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月應有涯。取義成億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革命戰士因有這“福禍觀”拋頭顱,灑熱血。在各種極端困難、艱險的形勢下,滿懷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念,以誓死如歸的豪情壯志,拼搏到底。他們之所以有“福禍觀”,是因為他們樹立了偉大的理想和必勝觀。當代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山東姑娘張海迪也是一個具有“福禍觀”、在禍面前不屈不撓、積極補償而獲成功的典範。而那些“懦夫”、“以我為中心”的人是沒有這閃耀的觀念的。

我們不可能永遠處於福中,也不是每個人都處於禍中,在未來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只有經歷過禍,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禍,先於人民,福,後於人民。青少年朋友們,讓我們樹立“福禍觀”,為中國之強盛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