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議論文800字

對於學生來說議論文的寫作非常重要,因為議論文不僅是教學大綱所要求掌握的文體,而且是高中階段學習更高要求議論文寫作的基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滿分作文議論文800字,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高考滿分作文議論文800字篇1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我能將事業做大?

答曰:無他,一字而已——信。

這是在長江實業的總裁室里,面對《亞洲周刊》記者的話筒,“李超人”的一番心語。他的肺腑之言,藉助強大的無線電波,傳遍了世界,震盪著我們的心靈。

也許,“超人”沒有說出的另一句話是:對別人誠,就是對自己信。

曾幾何時,我卻有過一段迷失的日子。

誠信?我汗顏。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無可比擬!似娟娟的靜女,雖是明艷照人,卻不飛揚妖冶;她低眉垂袖,瓔珞矜嚴。我獨坐在林外的青石上,雙手抱住了頭。我不言語。我已不再言語,只低頭,從迷濛眼光中看著我的成績通知單,半年的虛浮與自欺,半年的飛揚與輕躁,浸濕了這一紙荒唐。

倏地,我憶起一句話:誰對命運不誠,命運就將對他不信。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在艱辛且步履蹣跚的奮鬥之路上,誰不去踏踏實實地印下誠信的足印,將永遠走不出渺小與狹隘的怪圈。學問之道,來不得半點虛偽和欺騙。

無意苦吟秋,只恐花褪紅盡。人空嘆,水長流,不知是我背棄了自己,還是誠信厭倦了我:在人生的這次跨欄前,我停滯了腳步。

愧哉斯人。如斷翅蝴蝶般,拍打著殘翼,徒勞地鏇舞著飛墜泥間。我的腦海里,浮現出父輩辛勞的身影:一抹黃褐的平原。地平線上,一處又一處用木椽夾打成一尺多厚的土牆。沖天而起的白楊、苦楝、紫槐,枝幹粗壯如桶,葉卻小似銅錢,迎風正自翻覆,如一曲天籟,傳進父輩的耳里。他們赤著膀子,揮鞭吆喝著山川一樣團塊組合似的黃牛,拉動著三角狀的鏵犁。這群辛辛苦苦從祖祖輩輩留下的黃土地里摳口糧的人呵,“誠與信”,就是他們的生命線。

農誤地一時,則自誤一年。

人不信於一時,則不信於一世。

……不經意間,冥冥中仿佛有一隻手指,悄悄探入我心,撥動心底那根往日裡不被觸及的弦兒,奏出一連串的顫音,仿佛徐悲鴻的奔馬在曠野里長嘶,仿佛舒伯特的琴鍵星星般顫動,仿佛屹立於喜馬拉雅之巔,聽天外的風。

正是這一刻,我豁然開朗:

——人生路上,與誠信同行。

高考滿分作文議論文800字篇2

世界始於洪荒,始於懵懂。混沌之初,萬物俱為新生。事物的發展也始於此,億萬年的歲月,滄海桑田不過彈指之間,世事變遷,看似毫無章法,實則卻蘊含規律,讓世界的車輪緩緩向前推進著,在看似無拘無束的世界中,自然的規則以一種無形的張力約束著事物。看不到,抓不住,卻不可突破。這是生存的基本法則。 生命的起始終止,日月的更替,河流的奔騰,花朵的綻放凋落,都由無法抗衡的規律來決定,這種規則造就一種平衡。

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種天然的準則,它傳達著一種信息,它維持著一種自然的和諧與平衡。 這種規律,也許包含著殘忍、血腥的殺戮,包含著野蠻的占有,但於這些表象之下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自然中一系列地食物鏈、食物網,告訴我們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道理。這看似殘酷又無人道的結論都是使生命亘古流傳的真理! 一隻小海龜的偵查看似是一個生命的渴望,殊不知,這是對隱藏於千萬個沙穴下的生命的保障!那個幫助它的好心人也許不知道,他的這一善舉,這小小的一揮手,卻破壞了海龜之間的生存的維繫,這層屏障如此單薄而脆弱,也許揮手之後的結果是對這一種群的極大危害。

不干預自然法則,應當是人類對自然地承諾,那些惡意、亂砍亂伐、圍湖造田的舉動深深地破壞甚至阻斷了自然的法則。平衡的破壞已讓人類飽受其苦。應當及早醒悟,我們與世界,與自然的連結。清醒地認識一下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否正在為一場災難而推波助瀾? 曾有報導稱,有些奔赴西藏的攝影師為了拍到珍稀動物藏羚羊奔跑的畫面,人為地驚嚇,驅逐它們。而這樣做的背面卻使得許多懷孕的母藏羚羊因此而流產。使得這珍貴的種群更加脆弱。

這樣的做法無異於剝奪了它們生存的權利,干擾了它們生活的平衡! 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則蘊於其中,人類也是世界生命的一環,我們應當遵守這一準則。也許,那憐憫的一揮手帶來的是更多的災難;也許,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切的發生並非是冷漠,而是,一個人對生命的敬意和對這天然法則的恪守。

高考滿分作文議論文800字篇3

如果八十歲老太迷上熏眼妝,白首老伯愛上電玩,中年男女皆意在組建“丁克家庭”,世界會變成怎樣的光怪陸離?

對於這些類似新潮的“文化”,我們要堅決說不!文化反哺,哺的千萬不能是三鹿!

孩提時代,老先生手把手地教育我們“人之初,性本善”。而如今,我們要用什麼反贈?隨著年輕人對個性張揚的極度追求,許多所謂的文化在潮流中混雜進來。古之施教者的傳授內容,是經過數千年積澱下來的精華,在這等博大精深之前,我們應有責任做些什麼,而不只是展現自我的矯情。

慕容天天,一個以行為藝術家自居的女孩,曾一度赤裸著身體在鐵籠內宣告人體之美。而她竟然說服了自己的母親,與之共同拍攝那些所謂藝術的照片。在角色轉換之後,她所傳授的是什麼文化?不是扯下了一塊遮羞布,就能成為一種文化。

正因為角色轉換,我們才需要正視自己的行為,校對自己寫下的教科書,是否別字連篇。

當老者敦敦念叨“見義勇為”時,我們應以“見義智為”對之;當長輩們用“淡泊一生,平安是福”來寄託心聲時,我們可以用“不見風雨,何以出彩虹”與之相對;當老人用“書中自有顏如玉”來告誡我們時,我們要攜起他們的手,看社會的波濤壯美。當他們提醒我們要保護好自己時,我們可以告訴他們:“青春就是瘋狂地奔跑,然後華麗地跌倒,站起來,再跑!” 這才是所謂的文化反哺,這才是我們應有的“師德”!

是爺爺告訴我,一串紅的汁液有糖的滋味,現在,輪到我來告訴他,水仙花的瓣葉可消除一個白晝的疲憊。

角色轉換之間,我們走上講台,就不能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年輕是一段很美的光景,不要只顧展現自己的美麗,該去為別人留下點風景。

角色轉換之間,我感動著木蘭的替父從軍,也吶喊著金晶的堅強之旅;我震撼於漢字的歷史回音,也嘆服於英語的婉轉音韻。

雛鳥反哺,總將最鮮美的留給母親;文化反哺,當然要用最優秀的去彰顯我們的實力。

如果人生是一場筵席,那我們現在便是布菜人,在一片誘惑中,一定要三思再下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