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議論文賞析

議論文是學生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之一,尤其是議論文本身理論性、邏輯性較強,對分析能力尚有待提高的學生來說,他們大多感覺枯燥乏味,這直接影響議論文教學的質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滿分議論文賞析,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高考滿分議論文賞析篇1

我的愛啊,醒來吧。

晨光來了,要洗滌你暗淡的靈魂——冰心

喜歡冰心奶奶的這首小詩,它告訴我們心中只有清淨,無塵俗之繁擾,才能開啟一個又一個征程;只有排除名利的干擾,才能安心做事,虔誠做人,如那位老切割師所言,經驗技術我們都可以通過努力獲得,而控制自己不為金錢所動、不為名利相爭卻很難。因為這是自己與自己博弈,而凡人往往會輸。

不禁想起那位如幽蘭綻放,美麗溫婉的女子——楊絳先生。她與丈夫錢鍾書回家後,便是讀書。書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他們專注的是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人生的感悟與探索,所以,面對如流的造訪者,和前來探望的高級官員,她總是選擇將大門微開,寒暄兩句便緊扣,面對紛至沓來的獎金和榮譽,她總是不以為然,把獎金全部捐出……她堅定地排除了那么多干擾,所以才有那么多警心的詩文,如妙手偶得,讓人追捧和景仰。

楊絳先生如此,可是又有多少人止步於浮華與名利,如掉入泥潭般再也爬不上來呢?

一位高產畫家,一天能夠畫數十幅畫,且均賣得好價錢,他過得其樂融融,“我作畫就是為了錢。”所以,他本有的天資被埋沒,終無半分名望。放下價值吧,楊絳先生如果整日想她已經是個百成富翁,隨便寫點什麼都能賣個好價錢,她能站在如此高位嗎?那位畫家如果專心繪畫,潛心學習,怎會無半分名望呢?

“不去想價值的事,手就不會發抖。”老切割師的話,再次在耳畔響起。專注,放下價值,成功就會也現。西川說:“我想把名利丟進大海,把夢想裝進口袋,然後——出發吧!”世事紛繁如二月春風般牽扯著你的心態,纏繞成一個厚繭,暈開成一片濕潤,何不委心任去留!

琳琅滿目的世界裡,光線和塵埃,雪的過去,雨的未來里請放下價值,請專注自己的夢。

啊,時間的腳步/要帶著你衝破那枯萎的夢靨/請緊緊追隨。——冰心

賞析:這篇文章的作者抓住試題原材料中的“不去想價值的事,手就不會發抖”進行立意,找到了談“價值”與“放下價值”的角度,角度新穎,自勝一籌。其次,作者善於議論,有楊絳之正例,也有高產畫家之反例,對比論證中道理自然凸顯。

高考滿分議論文賞析篇2

善意之心,引導著善意之舉。

漆工順手補好海船的漏洞,貪圖的並不是回報,漆工“順手”之勞,是對船主、對生活充滿善意的體現。

當張麗莉捨身撲開學生之時,她心裡想的並非個人得失,“捨身救學生”之舉,只不過是她對學生、對職業善意的反應。吳斌拚盡生命的最後一絲力量停穩大車,也許並不知道他的舉動已經超越了生命的定義。在臨終的幾句話,濃濃的洋溢著他對乘客、對生命的善意。……

善意之心,在舉手投足間溫暖著生活;善意之舉,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汶川大地震中,面對巨大的浩劫,不正是一絲一絲濃濃的善意從四面八方匯集起來形成戰勝災難的滔天暖流嗎?“義丐”徐超,一個流浪的乞丐,蹣跚著把一把零錢捐出來時,周圍的人震撼了,哭了。徐超的105元,是他的全部家當,從情感上來說,並不比加多寶的1個億遜色!

懷著善意之心的舉動才是真正的“善意之舉”,如果只想做著“善意之舉”的樣子而沒有善意之心,這樣的舉動不算善舉,反而像作惡。比如在村民門口放生大量蛇的事件,只會害了放蛇的生,威脅了村民的安全,擾亂村民的生活而已。

善意之舉,其實和功名利祿毫無關係。

漆工並不知道他的順手之舉能救船主的孩子,張麗莉在撲向孩子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救下孩子,吳斌在救下一車乘客之時可能並不知道已無法再生活相去,徐超在捐出全部家當時可能並沒考慮到自己的生存,是他們的善良,是他們濃濃的善意指引著他們在行動。

如果製藥廠能懷著善意,那毒膠囊可以杜絕了;如果牛奶廠能懷著善意,三聚氰胺就不會再有;如果醫生患者都懷著善意,這么多醫院糾紛,醫鬧可以大大減少;如果拆遷能多點善意,因拆遷上訪、自焚等極端事件想必又另外的解決辦法。……

其實善意,並不需要我們的舉動有多驚天動地,並不需要我們如英雄一般時刻獻出生命。因為善意並無分量之分,如漆工一般,也許多一個微笑,多一個舉手之勞,世界就為之改變了。

賞析:作者行文規範,在逐層推進中議論善意的方方面面。善意之心的作用,善意之心的保障,善意之心與功名利祿的關係,就這樣層層議論下來,闡述事理清楚,有可讀性。

高考滿分議論文賞析篇3

慢嘗書香,品味其中的一點一滴。 ——題記

秋日的午後,手捧一杯香茗,伴著悠悠的茶香四溢,靜下心來,慢慢品嘗,並隨帶幾本書將香茶和書香一同帶進“黃金屋”。

生活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我們往往忽略了深層次的閱讀和深層次的品味。在信息發達的今天,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多一些深閱讀,它能讓我們的生活馨香四溢,讓我們的人生旅途“風景這邊獨好”。

也許有人會說,淺閱讀不也很好嗎!它既符合時代發展的規律,又能讓我們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但我覺得,淺閱讀能讓我們滿足一時的需求,就長遠而言,深閱讀更適合我們的口味,能使人一生受益。

走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主人公保爾的堅強毅力。走進《簡愛》,我被簡愛那種真摯、頑強不屈所激勵。走進《名人傳》,我們會被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那苦難和坎坷的一生所嘆息,為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鬥的精神所折服。

領略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我深深感到尊嚴二字的偉大。深深品讀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我被李白的精神所影響,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我自信面對,樂觀挑戰。深深品味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領悟到“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真正含義和價值,促使我在人生道路上奮勇前進,活得更有價值。

深層次的閱讀影響了我們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

走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體會到海倫凱勒內心的那份樂觀、那份執著、那份堅強。每當失意時,想起書中的主人公的事跡,它幫助我走出失意,以一種新的姿態面對生活,迎接挑戰!

由此可見,深閱讀讓我們受益無窮,讓我們深深品味到生活中的點滴。

慢嘗書香,我們仿佛走進荷香四溢的湖畔;慢嘗書香,我們欣賞到無限美好風景;慢嘗書香,我們走進了漫天星辰的夏夜;慢嘗書香,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慢嘗書香,“黃金屋”中風景獨好!

賞析:“慢嘗書香”,考生以一個新奇而通俗的比喻,表達了自己對“深閱讀”的喜愛和追求。全文彰顯了這位考生比較深厚的文化底蘊,較高的文學素養。加之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使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明快流暢,有力地凸顯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