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走進書香的議論文作文

持一顆美麗的心,攜一身平靜,從自己的靈魂出發,走進書香看風景。下面一起隨小編學習一下走進書香議論文吧!

走進書香議論文篇一:

書是人類的朋友,可我們現在越來越疏遠這個朋友了。在這個充滿欲望和喧囂的時代,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很少有人靜下心來走進書的世界了。

多讀書,讀好書,可以陶冶性情淨化心靈,如果世人多讀讀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長几分超然物外的安然,那世間將會少去多少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醜行。多讀讀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學一點屈原“天下獨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堅守精神,那樣社會將褪去多少惡濁的風氣。多讀讀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那樣世上將少去多少貪贓枉法,中飽私囊的貪官

多讀書,讀好書可以使人修身養性、熱愛生活;使人愛己愛人,思鄉思人;使人貧賤不移、富貴不淫;使人心氣高遠、不墜青雲之志;使人心憂天下民,報國志彌堅。

多讀書,讀好書還會讓人淡泊明志,獨善其身,南山悠然見,平淡是箴言。可能是一篇散文,靜靜地滋潤我們的肌膚與靈魂;可能是一首詩就會把你沉默的靈魂燃燒起來,從而走出黑暗的心靈;可能是一部小說,就會使浪子回頭,一心向善。

走進散文的世界,我們可以領略朱自清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可以欣享李樂薇為我們營造的空中樓閣的空靈和活力,亦可以領略朱光潛先生對文字的精雕細琢,還可以追隨清岡卓行去暢想斷臂女神維納斯的美麗和神秘……

走進小說的世界,追隨主人公的人生足跡,關注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林黛玉的命運讓我們看到愛情是怎樣被毀滅的;簡愛的命運又讓我們看到世俗的脆弱和愛的永恆執著存在於我們的生命之中;孫少平的命運展現給我們的是做人的認真和紮實……

走進詩的世界,我們可以點燃自己作為青年人的熱情和激情,追隨詩人的情思去禮讚生命寄託情思抒發幽情。舒婷對愛情的理智和堅貞;裴多菲對愛情的執著和狂熱;穆旦對祖國苦難的憂思,普希金對自由的嚮往……

書籍可以滋養我們的心靈,提升我們的人生境界,使我們的心靈遠離庸俗。走近書這個好朋友吧,他會讓我們在繽紛的人生命運中,從粗糙淺薄的現實人生走向深刻,找回年輕生命固有的激情和活力。

走進書香議論文篇二:

那飄然飛出的一絲絲書香,那是我的心靈在飛。

蔚藍的天空中飄過幾朵白雲,白雲下面長著青青的野草,如美的畫卷!美麗的畫卷下面坐著幸福的母女倆,女兒依在媽媽的懷中,手拿一本書,聽媽媽講那動聽的童話故事。女孩聽得津津有味,她為那可憐的海的女兒流淚,為最終找到幸福的白雪公主感到欣慰……這便是我最初對書的接觸。

書,給我留下了一個快樂的童年!

花香是個多夢的年齡,夢中我與李白、杜甫暢談詩歌,我與海明威筆下的老人一起出海,我與魯濱遜一起冒險聞盪世界……好爽快!醒來後我又開始與李清照談詞,與林黛玉一起品味紅樓之夢。與孫悟空同去西天取經,同台灣同胞們一同去遣責李登輝……書給了我進取的頭腦,讓我擁有一顆正義向善之心。

書,給我留下了一個多夢的少年!

當我灰心喪氣時,書教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於是我有了重新奮鬥的勇氣;當我與朋友惜別時,書告訴我“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於是我擦乾了惜別的眼淚;當我想放下手中的書放縱生活時,書告訴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於是我認清了自己的使命,認真奮鬥……正是因為書,我才學會了堅強不屈,學會了思索未來,懂得了新世紀的青年應該積極向上,勇於承擔歷史使命,因為我們是祖國的太陽。

書給我力量,伴我成長!

寧靜的小屋中散發著橘色的燈光,向著窗戶的地方放著一張書桌,靜靜的月光下,我抽出一本書無聲地讀著思索著書中的情節,同時思索著人生,星星時不時地向我眨眨眼,伴著書香,我走進了夢鄉……

書,讓我放飛了夢想,書伴我生活伴我成長。追隨著書香,我會抵達理想的殿堂……

走進書香議論文篇三:

說實話,我真的是很喜歡讀書。尤其是古文經典,喜愛的程度居然到了像董卿所說‘一天不讀書就像一天不洗澡一樣’,那種很難受,不自在的感覺總是纏繞在心裡,很難輕鬆揮去。每天讀幾篇文章,心靈猶如得到了淨化,不僅增長了一定的知識和見識,而且享受到了久違的快樂。

正由於每天讀書,從而似乎對它產生了一種依賴之情,它可以說是精神的補給品。我們每天都要向它索取一點點,才能彌補每天靈魂抑或是精神的缺失。喜愛讀《論語》,並曾一度痴迷於它,從孔老夫子那個年代至今不知它曾影響了多少代人。就我而言,受感於儒家思想,從中學到了很多關於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並以此為樂。讀了其中關於顏回的故事,方才知自己的學習努力程度還遠遠不夠。讀了“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人言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之後,然後曉得自己每天做的還差得很遠,應當每天學會反思自己的行為和言語,從而爭取做個優秀的人,並因此而高興。讀了“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之後,方知學習態度的重要性,一定要謙虛地向他人的優點學習。由“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

知道懂禮貌的人是永遠受歡迎的人。而且我也非常樂意學習這個禮貌知識。由孔老夫子的“三月不知肉味”,明白了偉人的不平凡之處,他們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實在是令人佩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人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並要為之努力而奮鬥終身。也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柯察金所說“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從這本書中學了那么多的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內心就有了一種原則性。在《論語》的學習中,感受最深的便是要做一個仁愛的人,並以此為樂。讀過後自我感覺良好,可見書對我們的益處很多。在我讀過的眾多書目當中,我尤其偏愛《史記》這本書,《史記》我讀了很多遍,每讀過一次,都有一次不同的感觸。讀它,是因為欣賞司馬遷的文筆,清秀俊美,意蘊頗豐。不過,最欣賞的還是其中跌宕的故事情節。“讀史使人明智”,由此看來一點兒也不假,讀史可以了解古人為人處事的聰明與智慧。並由古代帝王朝代的興衰感知歷史的發展,並由此預測歷史的發展趨勢。也就是說你能夠預測未來,這是件多么令人興奮的事呀!讀史書,可以了解很多人,

他們有的是大成功之人,但其中也不乏失敗者。由“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知忍辱負重,方能成大業。由“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明白了不冒險是永遠不能取得成功的。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而且從‘將相和’了解到,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合作,這個在現在當今社會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維繫一個國家的命運。欣賞漢王劉邦的非凡氣度,讚嘆韓信的軍事才能,欣賞陳平的良禽擇木而棲,並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喜歡淳于髡的幽默諷諫,終使“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威王一展雄風。看了這些歷史故事,內心充滿了不少的感嘆。有讚嘆,有嘆息。也喜愛一些優美的散文,例如《滕王閣序》,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個句子尤為我的最愛。由此句詩聯想到那美麗的夕陽之景,仿佛夕陽西下,獨坐在礁石上,坐觀潮起潮落,仰觀雲捲雲舒,別是一種美好在心中。其中也不乏一些富含哲理性的詞句。“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其教育意義可見一斑。讀詩文是另外一種享受,一是它能夠勾勒出一幅悽美的畫面,抑或是一個幸福的場面,二是它能夠用簡練的語言打動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內心可趨於與作者有同樣的嘆息或傷感,也可興奮地激動不已,並與作者同樂。無論是讀《論語》、《史記》、《滕王閣序》還是一些優美的詩文,都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一來它可以讓我們變得更智慧,二來可以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靈魂有個棲息之所。

嚮往詩意般的生活,喜歡在有陽光的午後,坐在草坪上,偷得半日清閒,爾後拿一本閒書。那溫暖的陽光,綠草的芬芳,文字的淡雅、深邃,往往令人沉醉其中。這樣的生活多么的美好呀!書帶給我如此多的快樂,該如何表達我對它的喜愛之情呢?

走進書香議論文篇四:

走進大觀園的詩社,我望見了所於詩人們的天地,看到了林薛對壘的場景,一個是“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的清新自然,一個是“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苔盆”的故作莊重,就連王“管家”一句“昨夜北風景”也是頗有意味,我喜歡林妹妹“質本潔來還潔去”的品性;同情晴雯“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命運,站在大觀園的門外,我看到了一個字——“美”。

翻開案頭的唐詩宋詞,我身陷其中,迎來了一身清爽的“唐風”,淋了一身痛快的“宋雨”,“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讓我感到了一種寧靜恬淡。“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讓我沐浴了圊月的明朗皎潔。“寧為百夫長,勝和一書生”是古人的悲哀。靜靜地走近古人,聽杜甫講述國破家亡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憂國思想,體味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寂寞。感受辛棄疾“可憐白髮生”的壯志未酬,憐惜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多愁善感。僅僅只是走近,帶著潔淨的靈魂出發,攜著潔淨的靈魂歸來,細細回味再次深呼吸,一個字——“情”。

古人的離別怎樣,古道,大漠,美酒,還是那一曲曲動人的曲子,“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對朋友的牽掛,“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是對朋友的安慰,“峰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是對朋友的守望,“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是對朋友的眷戀。“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朋友終將告別,但是送別的曲子永記於心,細細品嘗,一個字——“真”。

書如風景,永遠浩瀚,永無邊際,濃濃的書香是否吸引著你,記住,持一顆美麗的心,攜一身平靜,從靈魂最深處出發,走進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