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妥精神”論

夏天,爺爺帶著小明去學游泳。為安全起見,爺爺特地在游泳圈上系了一條兩米多長的尼龍繩。小明一遊動,爺爺便把他拉回來。一個夏天過去了,小明仍然沒有學會游泳。 不乾,固然遇不著失敗,也絕對遇不著成功。  ——鄒韜奮 中國數千年來,儒倡中庸,道重無為。老百姓信奉“出檐的椽子先爛”,成語中也有“明哲保身”、“知足常樂”、“安分守已”等等與之相聯繫的說法。中國人的善於修身養性,在世界上可說是首屈一指。這大約也是舊中國的一種國粹吧。時至今日,我們從文首的那個小故事中不也明顯地發現了這種思想文化的烙印嗎?引之,還有不少……我這裡權且稱之為“穩妥精神”。誠然,在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的中國,由於階段和歷史的局限,或者說,也由於本能的驅使,古人崇尚穩妥,追求安樂是一種極自然的事,似乎無可厚非。然而,我想,這恐怕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特別漫長、近代備受蹂躪的一個重要原因吧。歷史已經過去,不應苛求了。但是,今天生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人們,卻是應該而且很有必要破除這種思想窠臼的。那位老爺爺的顧慮,無非是“怕出意外”。這是人之常情。老一輩對祖國花朵的殷殷愛意溢於行動——生命豈是鬧著玩兒的?!話說回來,這位可敬的老爺爺這種穩妥行動的直接後果就是:小明仍然沒有學會游泳。想幹的事沒有乾成,未免不是遺憾吧。世間萬物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的。人們無論乾什麼事情——即便是什麼也不乾,都是冒著一定的風險的。所不同的只是風險的大小程度懸殊而已。倘然大家都在未乾某事之前,先做了十種、百種不良的臆測,便“為安全起見”,還是不做為好了——那么,人類怕還在茹毛飲血、——至多是刀耕火種時代。不過事實勝於雄辯的是歷史並非如此。誰都明白:怎能“因噎廢食”呢?那位老爺爺如果預先施以一定的安全措施,再放手讓小明去游,自己同時高度注意,勤加指導,想來也是不會發生什麼不測的。事實上,很多時候,人類不能夠創造出理論上絕對萬無一失的多大的安全係數,而必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歷史上許多仁人志士的行動都已證明了這一點:文天祥、董存瑞、張志新……第一個吃番茄的人是勇士,第二個吃的人同樣是勇士……當然這裡絕不是說就應讓小明去勇地自學游泳——這是另一碼事,明眼人一看便知。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關於“穩妥精神”的例子正、反兩方面的都很多……越王勾踐,不忘會稽之恥,日日嘗膽自勵,十年生聚,終於攻滅吳國,成就霸業;韓愈焚膏繼咎,苦讀不息,終成一代散文名家;堯茂書不戀工人生活的溫適,去做“首漂長江第一人”,大書了民族魂!……解放戰爭中,黨中央和毛主席沒有接受某些人“與蔣政府劃江而治”的建議,乘勝出擊,終於基本解放了全中國!哥倫布要是貪圖穩妥,就不會發現新大陸!法國的大仲馬,早期才華橫溢,寫出了《三個火槍手》、《基度山伯爵》等不少有影響的作品。可惜的是,他沉緬於吃喝玩樂,後半生竟一事無成……“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這古老的詩句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樸素的真理:只有不貪圖安樂、不苟安於現狀的人,只有不斷進取、艱苦奮鬥的人,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功,才能推動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親愛的朋友們,當著這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振興時刻,當著這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的建設時刻,當著這世界新技術革命和人類進軍宇宙的時刻,讓我們每個人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剔除形形色色的“穩妥思想”,摒棄一切無益社會進步、人類發展的束縛,共同創造一個輝煌燦爛的明天!除“惡”務盡。功在不捨。眾志成城。群等群力,奮進不息——移山填海,只爭在朝夕之間!歷史,從來就是人民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