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

作者: 朱銘緣  禮儀,道德的考驗

“小學生懂禮貌,見到老師要問好······”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兒歌,講的也是最基本的道德,教我們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更是對個人的素質的考驗。

可是,什麼才是禮儀?有人說,禮儀是一個人的面貌;有人說,禮儀是一個人的價值觀;有人說,禮儀是一把通向成功的鑰匙;更有人說,禮儀是一個人的良心······是啊!一個人如果沒有禮儀,就會變得像魔鬼一樣可怕。怎樣才叫有禮儀?衣冠得體,尊老愛幼,禮貌用語,和善待人,並誠信對人。這樣才叫有禮儀。從古至今,有不少的名人都是因為禮儀才走向成功之道,比如,孔融讓梨:十歲的孔融因為知曉要尊老愛幼的禮儀之道,把最小的梨給了自己,把大的梨讓給了別人,大家都讚揚他是謙謙君子。再者,就是程門立雪:有一天,楊時和他的朋友拜訪程頤,卻不曾想先生在睡覺,怕驚擾到程頤,便頂著鵝毛大雪,在雪中站了三四個時辰,程頤方才醒來,打開門一看,楊時和他的朋友已經變成了雪人,程頤感動了,便同意了他們的要求。

不只是中國,外國也有。但給我們一個失敗的教訓:尼克森是美國第一任總統,在第二次總統大選時,為了防止失敗,便安裝了竊聽器,結果,被對手發現。美國公民知道此事後,一致取消了尼克森的競選資格。

不只是名人,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有關於禮儀的故事:一個男青年抱著孩子,上了公車,卻沒人讓座,一個老者看不下去了便讓了座,慌忙之中把老者的腳給踩了,在坐下之前,給老者道了歉。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禮儀不緊要衣冠得體,尊老愛幼,禮貌用語,和善待人,並誠信對人;還要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