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要能雅能俗

推崇蘇東坡不僅因詞,還因他的生活態度和取向,喜歡張愛玲同理。在我看來,蘇和張,一位中國古代男性文人,一位中國現當代女性小說家,雖然時空相距甚遠,但卻有著相似的生活態度和取向,即能集大俗與大雅於一身。

蘇的雅無須贅述,蘇的俗世人也熟知。

被貶嶺南因為愛吃荔枝,他不掩藏地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接著被貶湖洲,又因政治案件被捕,為安慰家人,他能笑著對妻兒念出“更休落魄貪酒杯,且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這形狀,雅中透著俗,一種豁達的俗。

被貶黃州,他寫出《卜運算元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烏台詩案的打擊如此沉重,他還是那么高潔自愛。這樣的大雅時,他不忘享受生活的樂趣,愛上烹調,愛上紅燒肉,“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被貶杭洲,發動數萬民工疏浚西湖,於是有了“蘇堤”,有了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春曉”;一方面還改進了紅燒肉的製作工藝,用酒燒制,更加香酥味美,於是有了今天“東坡肉”、“東坡肘子”。

……

理想,事業,家庭,生活,雅中有俗,俗中帶雅,他就能這樣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

說起張愛玲,看她的顯赫身世,她的文字,那該是怎樣的大家閨秀,怎樣的雅致,確也如此。但她又是那么不遮掩地俗著。喜歡蔥綠配桃紅,夏衍邀請她參加解放後第一屆文聯會時,她著一件與眾人不同的復古大對襟襖低調地一言不發坐在後排;和姑姑共居一室,緇銖必較,水電費一伙食費算得特別清;和炎櫻算是相處得姐妹一般,出門一同坐個黃包車要分開付帳,且還自己寫出來;對母親的感情也如此,最後積攢了稿費算清母親為她投入的撫養費和教育費,心裡才覺得不虧欠,自此感情也便放下。她說過“若你認識當初的我,就會原諒現在的我”。看了她的自傳體小說《小團圓》,看了她的傳記文學,我確實理解她,且認為她俗得非常真率,非常讓人理解。看了她與胡蘭成的愛情,更是讓人看懂了她的成熟與率真,熱情與冷漠,雅與俗集於一身的矛盾統一。

之所以欣賞他們,是因為自己非常認可這樣的生活態度和取向,活著要能雅能俗,既能陽春白雪,又能下里巴人。愛詩愛詞同樣也愛吃愛穿;愛聽鋼琴琵琶古箏曲,也愛聽民歌通俗歌曲;愛上圖書館借書,也愛逛街閒聊娛樂;愛去網上淘喜歡的書,更愛淘寶里實惠的衣服鞋子;愛在上班時投入忙碌,也愛回到家系起圍裙戴起袖套洗洗涮涮;愛在出門前對鏡貼花黃,也愛回到家換上一身睡衣披頭散髮;愛對月吟誦,借景抒情,也愛在生氣時罵一句他媽的,放屁;愛微笑著注視聆聽,也愛哈哈大笑得直不起腰;愛聽於丹講《論語》,也愛聽鄉音俚語;愛看高雅之士的風度氣質,也愛市井鄉村之民的親切樸實……會為穿件新衣愉悅一陣,會為做得一個好菜自我滿足一番,會為得到肯定竊喜一會兒;會在菜市場隨口說再少一些,會在淘寶里為節省10元的運費與賣家耗上10分鐘;會在家裡生氣得語言尖銳,分貝提高,會看著電視傻笑……

憑我這點修為,大雅於我來說永遠不可能做到,大俗又不甘不齒,那就這么著吧,向蘇學士看齊,學著一點雅,透著一份俗,讓生活的形式更加豐富,讓更多的快樂匯入生活,讓更多的自我展現,用更自由的心態生活。